今年芜湖市的蓝天保卫战要怎么打?

芜湖日报 2019-06-13 01:00 大字

□记者 陈旻

每天早晨,看一下当天的天气,再看看空气质量,这已经成了小林的生活习惯。在“芜湖蓝”成为芜湖人“朋友圈”的热门素材时,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已实实在在成为芜湖人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前五个月,芜湖优良天数比例为70.9%,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在欣喜之余,对蓝天白云的追求却不会满足。前景不容盲目乐观,压力需要转化为行动,今年的蓝天保卫战要怎么打?

科技助阵,治污也讲“精准性”

2018年,芜湖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得艰苦而坚决。在一季度PM2.5同比大幅上升的严峻形势下,化压力为动力,坚持挂图作战到最后一天,终于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

大气污染防治阵地长,牵涉面广。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总指挥长,分管市长任指挥长,抽调生态环境、发改、住建、城管、公安、市场监督5个部门集中办公,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印发了《芜湖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各项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在治污中的作用开始显现。

芜湖市委托第三方大气专家团队驻市提供技术支持,科学运用固定式激光雷达扫描、走航监测车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精准性,创立了一套科学治污、强力治污的“心得”。

今年,芜湖市抢抓空气质量改善的窗口期,着力提高大气污染防治能力,正在加快推进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预报预警能力建设、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查清大气污染源,科学分析芜湖市大气环境容量和污染现状,及时应对重污染天气,为精准治污提供重要决策依据。同时,芜湖市正在市区主要道路建设20套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装置,对尾气超标的机动车进行抓拍,依法严格处罚。

“今年我们正在加快推进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源清单及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的编制,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努力提升大气污染防治能力水平。”市生态环保局负责人表示。

多点同控,治污打出“组合拳”

大气污染防治的“五控”成为蓝天保卫战的关键。

控煤方面,市政府发布了《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自2018年12月3日起实施,全面提高了禁燃标准。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1090.94万吨,较2015年同比下降44.1万吨,扭转了煤炭消费量逐年上升的势头。

控气方面,控点源和清面源双管齐下。全面实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严控新增量、逐年减存量;重拳出击,排查出1686家“散乱污”企业,其中已取缔关闭903家,整顿规范783家。

控车方面,划定了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行区;推进机动车遥感监测及网络平台建设;2019年4月1日起实施国三(含)标准以下柴油车辆、国二(含)标准以下汽油车辆禁限行区方案。

控尘方面,督促全面落实工地及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出入车辆冲洗、施工现场路面硬化、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百”。

控烧方面,全市相关部门累计检查各类餐饮经营场所39846处,督促问题整改11445处,依法处罚12起餐饮油烟超标排放行为,取缔烧烤摊点195处、燃煤流动摊点1026处。

“2019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之年,我们要认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时刻绷紧空气质量改善的弦,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市生态环保局负责人说道,“2019年,芜湖市在坚持抓好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的‘五控’基础上,把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空间结构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细化整治措施,提高精准治污、科学管控的水平。”

新闻推荐

芜湖部门联合保障客运安全

本报讯(通讯员刘刚记者黄莺)近日,芜湖市运管处联合交警部门在市区内各个旅游车集散点和停靠点进行巡查,重点检查车辆和司机的...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