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流浪大师”我之所见
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中华医学会芜湖市精神医学分会秘书,芜湖市心理学会会员。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二十年,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以及各类神经症的药物及认知行为治疗。
近几日,上海杨高南路地铁站的一位在外流浪多年,每日靠捡拾食物度日的男子沈某,因其与所处环境反差极大的言谈,以及略显传奇的身份而突然一夜走红。他到底是隐藏在民间的智者,抑或是深藏不露的“国学大师”,甚至是精神上异于常人的病患?一时间众说纷纭。笔者作为一名资深精神科医师,今天就从专业的角度和大家聊聊这位沈某。
从网上披露的已有信息中我们可以得知,沈某是上海本地人,大学文化,个性应该是较为温和,但比较固执的。沈某从小就有捡拾废物的习惯。当然,当时捡拾废物的目的很明确,是为了换取钱财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真正让沈某表现出明显异于常人的,应该是其工作以后。沈某自己也直言,工作以后有了收入,无需再捡拾废品换钱,但是还是觉得诸如用了一面的打印纸等东西丢了可惜,所以就捡拾起来。捡拾的这些东西放在哪里,沈某没有说,但是从单位领导及同事的反应中不难看出,应该是堆积在单位的某个地方了。因为这样明显异于常人的行为举止,沈被认为“精神不正常”一度住进了精神病院,并因此失去工作,长期处于病假状态。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沈某应该对自己捡拾废物的行为有所收敛,然而并非如此。从网络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即使是住到家人给其安排的房子里,沈某仍然被两次投诉,最终无家可归。即使是流浪街头,沈某仍继续捡拾废物,并将其堆积在自己蜗居的绿化带中,虽然沈某以垃圾分类等理由一再粉饰,但其自我的言论里却反映出,对于所囤积的这些物品,沈某其实并没有多少分类以后再变卖或其他处理的想法,而只是一味的囤积而已。因为其对废物的病态囤积行为,哪怕是对于附近商户,也是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网上披露的情况看,周围的商户其实对此是颇有微词的。
沈某的种种表现,让我想到美国曾经报道过的一个真实案例。一对老夫妇报警,称自己的儿子失踪,警方反复查找未果,直至老夫妻双双过世,外人在整理老夫妇遗留的物品时,惊奇的发现老夫妇家中各种垃圾堆积如山,在清理出数十吨垃圾后,老夫妻的儿子的遗骸在垃圾堆的深处被发现,后期的法医鉴定认为,其儿子应属于自然死亡,只是死后被垃圾遮掩,导致一直未被人发现。这个案例,直接使得一种疾病进入大众视野,这种病,精神病学界给其命名“囤积障碍”(hoarding disorder)。
囤积障碍的最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患者无法控制自己囤积的欲望,常表现为过度收集,对丢弃或放弃显然无价值的对象存在持续困难; 大量物品凌乱堆积、填满家中生活活动区域或工作场所,虽然这些垃圾不可能再使用,但无疑,患者从未有过丢弃这些垃圾的想法及行为。这种囤积的行为导致了患者社交,职业或者其他重要社会功能的损害。
在沈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比较典型的囤积障碍的表现,从其工作时囤积废纸甚至卫生间的纸张,到在居住区囤积物品(此点仍需询问证明)到在流浪地囤积物品。伴随沈某的,一直是其囤积的那些废品而非其他任何东西。可以这么说,沈某对于自己囤积物品的行为,是导致他二十多年无家可归的主要原因。
囤积障碍作为一种确定的疾病分类,已被纳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定义为一种强迫症谱系的精神障碍。国外普遍的认同点是,如果患者有痛苦体验或者其囤积的行为对其自身或周围人产生影响,应予以治疗。其治疗的方式包括具有抗强迫效果的药物以及认知-行为的心理治疗。而在我国,长期以来,收集并保存物品,一直被认为是勤俭生活的表现。故而即使是状如沈某这样的,因为病态的囤积丢失了工作,丢失了亲情,甚至丢失了自己。其囤积行为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大众更关心的是:“这样的一个人,潦倒如此,却保留着较高的国学修养?”
对于沈某这个个案而言,数十年的囤积行为,已使得他和这种行为融为一体,他自己也没有任何改变的愿望。但是对于很多症状相对较轻,或有摆脱囤积行为的想法的病患而言,如何较早的从精神病理学、心理学的角度对他们提供帮助,避免他们在病态囤积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孤单,才是本人撰写此文的最终目的。
作者: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杨永春
新闻推荐
比赛现场由苏鲁豫皖晋五省主办,芜湖市射击协会承办的2019年苏鲁豫皖晋五省城市射击比赛近日在市奥园射击馆落下帷幕,芜湖市...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