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老家看看
我的老家在百里之外的乡下一个叫“凌村”的地方。父母去世后,老家还有哥哥、姐姐,父系母系的几门亲戚和几门近邻。他们让我对老家滋生起无尽的牵挂,清明回去祭祖,正月回去走亲戚。一年一年,故乡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日夜在我的心头流淌。每到春节,我们像鱼一样,从四面八方洄游到故乡。短暂相聚几天,然后互道珍重,各奔东西,年年如此。
我有许多文字是写老家的。远远不止拙著《一个人的故乡》里记载的那么些。自从我离开老家来到城里生活的那一刻,我估计我这一生都要背负中国式的老家情结了。而且在我的心底,愈发葱茏蓬勃地生长。有个朋友看了拙著后,给我一个简短而准确的评价:“裸体”的凌亮。是的,我不掩饰我平淡的经历和我质朴的情感,在这些文字里,我向所有读者真实地描述了我的出生,我的成长,我的家庭,我眼中的一切,包括乡下老屋,乡村河流,乡村茶园,乡村夜晚硕大的星斗,乡村过年的习俗等等。我甚至和朋友说,给我一支笔一张纸,我能将整个故乡八九不离十地画出来。因为,我对我的故乡太熟悉了。我相信,和我一样从乡村走进城里的人,从那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离开的人,一辈子都要和老家纠缠不清无法割舍的。于是,回家就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每逢节假日,我们时常去温习,时常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老家可回的。有的人老家在哪里已经不知道了,有的人老家已经没有了亲人。对于那些无法再回老家的人来说,他们或许无法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回老家。特别在春节来临之际,不管身在何方,居在何处,生活得咋样,人们总要拎着大包小包从异乡归心似箭地赶到老家过年。回到家,看到久别的亲人,看到沧桑斑驳的老屋,看到儿时熟悉的一切,心就安了,乡愁就放下了,仿佛灵魂也找到了归宿。
我记得父母在世的时候,回家的路,我走得格外亲切,格外勤。父母走了,一时感觉家就散了,牵挂少了。回家的路,似乎变得有些陌生了。曾有那么些年,那么些时候,我甚至不想回老家。尽管老家现在告别了贫穷,变得富裕了,变得有些认不出来了。但我的心情常常因为他们为了生活而过得异常艰辛而莫名的沉重。就像沈从文在《湘行书简》里写的:“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要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
二十多年来,老家的人们,和全国各地的农民一样,一年一年,春节刚过,就开始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挣钱,在农村盖起漂亮的楼房,让孩子安心读书,让老人乐享晚年生活。你只要和他们交谈,你就会发现,每一栋房子背后都是一部艰辛而又幸福的奋斗史;每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身上都凝聚着父母毕生的心血。面对这些,我又怎能无动于衷?又怎能无病呻吟于他们“可怜的生”?我感动得很!这又激起了我回老家的冲动。回老家的路又变得格外亲切起来。
在得知侄子正月初六要去芜湖上班、嫂子初六要去上海打工的消息后,我们一家三口挤出时间正月初五从城里赶到了老家。中午在本村的四姐家吃饭,一大桌人谈笑风生。四姐勤劳贤惠,四姐夫聪明能干。他们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还盖了一栋三层楼房,买了两辆车。晚上在二哥家一边吃饭一边聊着新年的打算和村里的变化。侄子前年大学毕业在芜湖一家公司上班,去年在单位因为工作出色,工资连涨了四次,另外,还在芜湖买了一套房。虽然他们看起来比我们忙碌辛苦得多,聚少离开得多,但丝毫看不出对命运的抱怨。生活在他们眼里就是脚踏实地的奋斗。做父母的,为了子女,为了生活,从不逃避应有的一切努力而成为子女的榜样;做子女的,为了父母,为了生活,从不逃避应有的一切努力而成为父母的骄傲。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还需要过多的解释吗?
如果不是回家,如果不是面对面交流,这些年老家的变化我又如何感知?尽管在新时代大潮下老家的变化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提升。回家,常回老家看看。我不再拒绝,不再逃避。老家是那一方水土,是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今生今世,回家的路还很长很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很多芜湖市民都已经办理了“城市一卡通”,使用“一卡通”时,乘客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但是近段时间,不少市民发现,在市...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