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见证祭扫方式的变迁”

芜湖日报 2019-04-05 01:36 大字

今年,是陆童在龙华陵园工作的整整第十年。从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到稳重老练的老员工,他感触最深的不仅是个人的成长,还有这十年间亲眼目睹的各种变化。“十年,我看到的是芜湖人祭扫方式的变迁。”在陆童看来,今年可谓是文明祭扫最重要的一个节点,随着全社会禁燃禁放工作的不断推进,文明祭扫已蔚然成风…

十年前,人人防火;十年后,只见鲜花

今年32岁的陆童工作于市龙华陵园有限公司的工程部。说起自己的工作,陆童说其实也很普通。“就是负责陵园日常的巡查维修、墓区建设等。”不过每年一到清明、冬至期间,所有的工作人员就都得连轴转,“前后20天,我们什么事都得干,毕竟一个清明下来,陵园要接待至少15万人次。”

陆童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工作第一年的场景。那还是10年前,龙华陵园的新墓区还没有建造,清明期间老墓区需要严阵以待。“墓前上香的、烧纸的还有放鞭炮的都有,这给当时陵园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陆童回忆道,当时因为在墓区烧纸钱的人很多,消防安全隐患巨大,没办法,陵园内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不得不担任起临时的消防员,一人分一个责任区来值守巡查,“那个时候一到清明真的是人人防火,墓区手边几米开外就摆着灭火器。一个清明过完,我们都累得够呛。”

这个局面2011年发生了大扭转,记者了解到,那一年开始,芜湖市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并有公安配合,陵园内禁止携带鞭炮入内,严禁在指定焚烧区域外乱烧纸钱。“我们园区各处都张贴着防火宣传标语,工作人员也随处随时提醒市民。”陆童告诉记者,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他渐渐地就很少再看见有人在墓区烧东西,偶尔看到,马上第一时间扑灭并进行劝告。

“如今老百姓祭扫时焚烧香烛纸钱的越来越少。”清明期间每天在园区四处巡查,陆童发现,不少市民手上拎着的袋子越来越轻巧,从前带着大袋小袋纸钱,如今很多人就拎着一点点甚至“两手空空”,“可以说,文明祭扫、不焚烧的氛围已经营造起来了。”

鲜花换纸钱,今年或创几年来“新低”

“鲜花换纸钱”,是龙华陵园为了推广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的一项活动,截至今年已经连续开展了5年。记者在现场看见,在龙华陵园办公楼的门口便设有服务台,市民们可以在这里将手中的纸钱换成一朵朵美丽的菊花。

“这个活动,是我们在2013年的冬至开始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清明、冬至,陆童一直值守在“鲜花换纸钱”服务台第一线,对这个活动最清楚不过。“第一年推行的时候,我还记得冬至前后摆了8天,就换出去了500多支花。”让陆童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时候甚至还有不少人跟他们“讨价还价”,认为两刀纸钱换一两支花“不划来”。

不过慢慢地,来换鲜花的人越来越多。去年冬至,龙华陵园“鲜花换纸钱”一共换出去了近1000支。“今年我们准备了2000支花,但是我觉得今年这个活动可能会创这几年来的‘历史新低’。”陆童预计今年清明能换个1000支花就不错了,“这倒不是因为大家不愿意换,而是因为老百姓概念已经转变了,带纸钱来的人越来越少。”记者走在陵园里,的确目之所及大部分人都是手捧着鲜花。

而从去年开始,陆童告诉记者,陵园内还开始设置有心愿墙和祈福墙,多措并举推广文明祭扫新风尚。

不仅文明祭扫,节地安葬也深入人心

采访陆童的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这几年间陵园内变化的,不仅仅在于文明祭扫;与此同时,绿色殡葬、节地生态安葬理念正逐渐升入人心,厚养薄葬新型殡葬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早在2011年,我们就推出了花葬树葬。从2011年到2017年,共有300多户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回归自然和绿色。”据陆童透露,2017年,龙华陵园改造了生态葬区域;2018年3月16日,全市最大规模一次集中生态葬举行,40名逝者的骨灰盒集体安置在约280平方米的新生态葬区。“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殡葬正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选择,既环保又能节约土地,人数正逐年增加。”据悉从2018年3月至今,前后有224户采用了生态殡葬并享受到惠民殡葬减免政策,这个数字较之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陆童说,就在前一天晚上值班时,他还接到一个特殊的电话,一位池州的女士对生态葬方式十分认可,因为当地并没有这种方式,所以想咨询一下外地人是否能来龙华……

“无论祭扫方式和丧葬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我们的情感与思念。”在陆童看来,本着文明、环保的理念,对先人的缅怀追忆在乎于心,这就是最好的祭扫方式。

□ 记者 唐乐燕 /文梅韬/摄

新闻推荐

文明祭扫倡议书

市民朋友们: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在这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移风易...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