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珍:让群众在健康中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芜湖日报 2019-03-22 01:18 大字

编者按:奋进正当时 追梦再出发。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回到芜湖工作岗位,第一时间将“两会”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为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即日起,本报开设“代表委员回基层 两会归来传佳音”栏目,凝聚向上力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梦想砥砺前行。敬请关注。

□记者 陈旻 程中玉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培养”“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芜湖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老年病科主任张荣珍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满是这样用红笔划出的重点,字里行间常常被她加注的想法填满。

风尘仆仆从刚结束的全国“两会”赶回,张荣珍心中还激荡着“两会”带给她的触动:“作为一名医疗卫生界代表,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比如社区医疗保障覆盖到千家万户,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补助提高30元,由490元提到520元。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60%,抗癌药审评审批加快,新增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慢性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纳入门诊报销,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改革完善医养结合等等一系列工作部署,目标明确,计划清晰,措施实在,温暖民心。”

归来后上班第一天,她就给科室的同事们宣讲起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医疗卫生事业的一系列“利好”。“报告中关于医疗卫生的篇幅比往年都长,很好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民生的期盼,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决心。”张荣珍表示。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从加快推进抗癌药降价到减轻医药费用负担,今年“两会”关于医药的话题不断,热点频闪,对此,身在基层医疗行业多年的张荣珍更有切身感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养老问题,并且提出多项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从事老年病科多年,与老人打交道最多的张荣珍十分感慨:“家里老人一旦失能失智,将压垮一家人!”因此,对报告中提出的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方式的探索,很有共鸣。

“我这次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设立老年长期护理险金统筹账户。”张荣珍向记者介绍说,老年长期护理险主要是解决失能、失智和半失能、半失智老人的长期照料的问题,和医疗保障分不开。“这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如果可以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金统筹账户,不仅可以解除失能失智老人长期护理问题,还可以释放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工作,有助于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的幸福美好愿景。”张荣珍说道。

振兴中医药事业则成为张荣珍的另一件“挂心事”。“我们身边听到最多的关于中医的误解就是,‘中医适合预防、保健,危急重症还是西医疗效快’。这样的声音我听得很焦急。中医药是祖国的瑰宝,中医药的创新研究不仅仅关系到中医药事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还关系到国家战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张荣珍就建议加强中医药在流行性疾病和重大疾病防治上的研究和应用。

“比如近几年的流感,控制治疗的药物如奥司他韦均为进口药,不仅价格贵还常常缺药,而我们的中医药此时就可以大展身手。(下转3版)

新闻推荐

商品房预售许可公告 0000019

芜湖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碧桂园塘溪源著41#楼盘,经审查,该公司建设手续完备,符合预售条件,且该公司的预售方案符...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