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需要呵护

大江晚报 2019-03-21 01:00 大字

春天到了,春风夹着浓浓的暖意扑面而来。星期天,我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来到雕塑公园,领略春天的美好。

雕塑公园里聚集了大批前来游玩的市民,有学生,有退休的老人,还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老人们大多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一边欣赏公园里的风景,一边拉家常;学生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玩自拍;年轻夫妇有的教孩子识花认草、科普自然知识,有的带孩子放风筝,还有的在草地上支起了帐篷,孩子玩累了便可在帐篷里休憩一会儿……公园里热闹非凡,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可是,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有的市民将食物包装袋、食物残渣等垃圾随意丢弃在草地上;有的家长在给孩子拍照时,让孩子随意攀爬雕塑;有的卖食品的摊贩将电动三轮车停在公园停车场的出入口,既造成了交通堵塞,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与雕塑公园美丽的风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芜湖市民的文明形象就这样被损害了。

平心而论,雕塑公园是近年来芜湖公共休闲设施建设的一大亮点。美丽的山、湖、绿草地与国内外雕塑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让芜湖人和外地游客眼前一亮。雕塑公园既是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也是芜湖的又一张“城市名片”。然而,少数市民不文明的行为却让这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蒙羞。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不仅反映了少数市民文明修养的欠缺,也折射了公园管理部门的失职。对于不文明的少数市民,我们需要在舆论上进行批评、谴责,但这只是治标之举,是一种“软约束”,要让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直至消失,更需要在城市管理上精细化、动态化。而遗憾的是,我在雕塑公园并没有看到市容管理者、公园管理者巡视的身影,也许,正是双休日管理的“缺位”“漏洞”才导致了少数市民不文明行为的肆无忌惮。

芜湖是“全国文明城市”,这个荣誉称号来之不易,是多年坚持创建的结果。“创建”不是为了“迎考”,“创建”是为了保持一种文明常态。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试点建设中,芜湖是安徽省唯一一个通过住建部验收的城市。雕塑公园需要你我共同呵护,但愿这一高大上的管理系统今后能在雕塑公园——这张新的“城市名片”的管理上发挥作用,让这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更加鲜亮动人。

芜湖市田家炳中学高三(9)班朱静怡

新闻推荐

“灰色”变“绿色”、“建造”变“智造” 芜湖建筑业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图为建筑行业践行绿色理念,有效降低尘土和烟雾。记者杨大伟摄□记者潘晔以前的施工现场是“钢筋水泥加工棚”,现在“互联网...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