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让生活更美好
□记者 乐培意 阮新
从去年开始,芜湖街头一座座崭新公厕亮相街头,农村也在逐渐告别臭气熏天的旱厕。自芜湖市实施“厕所革命”以来,从城市公共卫生间,到农村改造新型农村厕所,芜湖交出了一张耀眼的成绩单。
一厕一景 如厕更“舒心”
大理石过道,金色面砖,走进步行街公厕,不但宽敞明亮,还散发出淡淡的柠檬香。虽然是人流量大的步行街公厕,地面、洗手台却十分清爽。“踮脚尖、捂鼻子”,这是市民张美玉曾经留下的印象,气味难闻、地面污水让她曾经不得不选择卫生环境更好的商场卫生间,“现在不用舍近求远了,这里比商场的卫生间环境还要好。”经过改造升级,去年10月再次亮相的步行街公厕不仅环境更好了,而且还多了个科技感十足的名字“智慧公厕”。
作为国内最先进的一类三代公共厕所,步行街公厕采用装配式建造。男女的蹲厕面积达到5—7平方米,设有配备残疾人坐椅、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坐椅、儿童小便池等母婴装置的第三卫生间。公厕不仅安装了中央空调和除臭设备,还有免费无线WIFI、手机免费充电装置、水电煤气缴费、擦鞋机等设施,但最能体现厕所“智慧”水平的还数大厅中间的电子显示屏,厕所有没有打扫,还剩下多少蹲位一目了然。“这里有蹲位传感器、空气环境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厕所的环境和使用情况,市民上厕所再也不用盲目等待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过去的一年,像这样星级公厕在主城区处处拔地而起,雕塑公园公厕青瓦白墙的徽派建筑与景区相得益彰;在鸠兹古镇,古色古香的公厕与古镇浑然一体。截至2018年,全市开放社会厕所105座,新建公厕106座,改造公厕已经完成107座,一批批功能完善、整洁环保、舒适温馨的公厕得到市民的称赞。根据厕所革命的要求,芜湖市在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景区、小区、主次干道、公园等地的特点,满足居民和游客的不同需要,做到“新城新区不欠账,老城老区尽快补上”,朝着城市公共厕所达到3—5座/平方公里,主城区“十分钟如厕圈”的目标不断迈进。
补齐短板 改变农村生活方式
美丽乡村建设,厕所一直是短板。在农村,厕所革命不仅让农村改厕进入的新阶段,也让农民的生活方式在悄然改变。腾云富是镜湖区方村街道五星村居民,去年10月,腾云富成了村里第一批旱厕改造的居民。经过改造,腾云富家的卫生间和城里居民楼一样,白瓷便盆,抽水马桶,厕所上扣着吊顶,棚顶上装有筒灯,墙面地面贴着瓷砖,铝合金门,在厕所里面还放着一个拖把。最近总是下雨,鞋子上容易沾上泥巴, 腾云富说这样方便搞卫生。“原来我们农村里的厕所是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一到春夏天气温高,蚊子苍蝇多,现在没有异味了,我也会把厕所搞得干干净净的。”
农村改厕,最大的难处是污水管网,在农村改厕中,方村街道因地制宜,对有污水处理管网的村,就推广水冲式厕所;对没有污水管网的村,就推广使用三格式化粪池,下水口连接生态过滤池,池内养殖,吸收氨氮植物,排出的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我们一户补贴两千三百元,像这个化粪池、下水管网、冲水箱,坐便器基本上涵盖了旱厕改造的费用,如果农户想要条件更好点呢,可以自己再出点装潢费用。”方村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方村街道完成了709户村民公厕改造,新建3座公共厕所。今年,将计划完成剩余550户改厕,同时新建4座公共厕所,最终实现旱厕清零。“旱厕改造是我们推进农村三大革命的重要举措,通过旱厕的改造,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逐渐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农村厕所革命补齐了乡村振兴的短板,改到农民的心坎上。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截至去年12月底,各县区自然村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已完工76869户,完工率179%,垃圾无害化处理93.59%。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4日,弋江区举行第七届“弋江好人”、优秀志愿服务典型、2018年度优秀网络宣传(评论)员表彰暨“身边好人”原创文...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