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带孙子乘公交, 你怎么看?

大江晚报 2018-11-15 01:00 大字

周末坐公交车去办事,邻居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和我同行,他去艺术特长班学习。车上空座位比较多,我招呼邻居的孩子坐下,他却执意不肯坐而宁愿站着。他说,前一段时间,他和几位同学一道坐公交车,途中一位老奶奶带着她的孙子上了车,她的孙子和他们是同学,他就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坐,可是老奶奶却把座位给她孙子坐,她孙子不坐,老奶奶强摁她孙子坐下,老奶奶自己站着,这时他的另一位同学就又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坐,老奶奶不客气地坐下了。他和他的同学一直站到目的地。

邻居的孩子说,从此以后他乘公交车再也不坐座位了,无论车上是否有无空座位。这件事可能仅仅是一个个案,但折射的现象却令人深思。

王昌久

现在那些送孙子上学的老人估计都在六七十岁,他们像自己孙子那么大的时候,正处在公德教育严重缺失的“十年浩劫”时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始提倡“五讲四美”,这一代年轻人已经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这个阶段也许是因为谋生需要加之单位的管教,公德意识应该有所增强。问题可能出在退休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使得公德教育先天不足的负面效应在某些老人身上集中爆发,没有了单位的约束,“从心所欲却逾矩”的状态使得一些人越老越任性、越老越不明事理。个别老人为了一己私利不仅无视公德而且无视国法,这从前不久芜湖某小区发生的老人砸门事件就可见一斑。

谈到国家治理,我们一直强调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待那些公德意识淡薄的老人,恐怕也应该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不违背“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对于那些缺德的老人,社会和公众都要大胆地对他们说“不”!

主持人:凡夫

微信号:ffwxb002

E-mail:ffwxb@163.com

新闻推荐

一个月过去了 这里的行道树到底何时修剪?

绿树成荫,本是件好事,可是,一旦树长得过高、过于繁茂也会给不少居民带来困扰。早在10月中旬,本报就报道了晴岚公寓居民反映沿...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