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晚报9月1日“从新”出发 天天有周刊 时时有服务

大江晚报 2018-08-30 01:02 大字

本报讯 时代在变化,江城在发展,万千读者的审美情趣、阅读感受也在应和着这些变化,蕴育了新的诉求。作为江城市民每日必读报,大江晚报也必然要随之改变。大江晚报9月1日将“从新”出发,提升互联网思维,强化有针对性地互动服务,做大做精做深本地新闻,做细做实做好周刊服务,让读者在金秋时节迎来满满的收获与欣喜。

本地新闻一直是大江晚报的新闻主打。对于这张土生土长的报纸来说,让读者看到更有味、更有用、更有力的本土新闻,一直是晚报人不懈努力的方向。本地新闻的成长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心,晚报欢迎读者时时刻刻的督促与爆料。这是一张接地气的报纸,自然也离不开广大基层单位的关注与协助,晚报在报道各部门、各街道、各社区热点、成果时,也欢迎大家及时互动,提供更有料的信息。

大江晚报作为本地主流媒体之一,其信息量大、可读性上佳的周刊也一直是吸引市民的“招牌菜”。本次“文旅专副周刊”版面将在原有基础上定位更亲民、更可读、更实用,契合新媒体,充分本土化。这些新鲜出炉的内容既有浓浓的“高汤”,也不断有新鲜的好料熬煮其间,既有对江城人文历史的传承品味,也有最新风尚潮头的把握引领,有看头更有嚼头。从刊名可窥见情趣品质。周一有“儒林街”人文周刊,其间有新增版面“老芜湖”,也有多年来让江城文友爱不释手的“镜湖星月”,还有记载都市故事的“记事本”。周二是“新闻队伍后备军”小记者的专属周刊。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分别有涉及旅游、教育、生活、老年人的“观光客”旅游周刊、“公开课”教育周刊、“生活派”生活周刊、“幸福岛”银发周刊,覆盖市民所思所想所需,更具通俗性,关注身边事身边人,体现晚报生活化定位,实用性功能。而周日推出的“金周刊”致力打造“慢阅读”,更是融合了新闻专题与文娱影视信息服务,显得更温馨,更小资。

在这里读懂芜湖——既是我们的定位,也是我们的追求。大江晚报每天都在变,不变的是“关怀民生,情系百姓”的情怀。——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期待今后与您继续相约在“大江晚报”,不仅在报纸上,还可以在微信、微博上,在今日芜湖APP上。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镜湖区人大常委会 实地督查“门前三包”工作

日前,镜湖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带领区人大城建环资工委督查“门前三包”工作,对梅莲路、园丁支路、赭山西路、砻城路等路段...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