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之不平

安徽商报 2018-07-01 00:00 大字

李晚(作家,现居合肥)

前阵过端午节,屈原照例是要被拎出来佐佐粽子的,我觉得虽然拿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出来下饭,有点儿有辱斯文,但是拔高到传统文化这个点上,也就无可厚非。现在呼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不拉虎皮做大旗,平心而论,忒没品位。屈子就当是为民族文化再尽点心力吧。

但是晃荡了两三千年,终于晃出事儿了。这不,粽子在胃里没有消化呢,屈原已经被拖出来打板子。其实板子早就打得血肉横飞,只是虽然屈原美誉度很高,知名度很高,其实吸睛度很低,市场覆盖率节节后退。

屈原,名平,也遇到不平。早在去年,他就已经被初中历史课本放逐了。

惊觉自己的冷漠,立刻找来闺女的初中历史课本,明明白白还有屈原的一大笔呢。在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位世界文化名人。”但这是2006年研发使用至2015年的教材,2016年投入使用的部编本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2017年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均不再介绍屈原其人其事,不过统编本语文教材仍保留有与屈原相关的内容。

教育机构对于教材的一致性之混乱可见一斑。

是历史嘛,当然要求真。既然对屈原这个人存在的历史真实性有相当大的疑问,当然不能放在历史书上混淆视听。这个理由非常冠冕堂皇。但是,如果能够拿出来作为证据的还是胡适的观点,以及闻一多、孙次舟的争辩,来自日本的学者的怀疑,有多大价值?他们的观点早在上个世纪都阐释过了,怎么今天突然如此重要起来?并且被付诸于修改教材?教材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最为强大的手段。

始作俑者,其行止有点儿像近期上海的教科书修订,将外婆一律改成姥姥一样,不如此,一帮子专家刷不出存在感。

可惜的是,现在存在感是刷出来了,自己又没有证据支撑,还是要请出闻一多、胡适者给自己站台。有意思吗?

何况,求真之外,是不是要求仁,求道呢?无论屈原本身的真实性有多少,他所秉持的忠君爱国、举世皆醉而独醒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万世师表,他的作品也已经被深深写进中华文化中,从而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而且这种求法,最后我们的历史书上还剩下什么?有学者不平道:北欧的那些神话被人家写进历史,搞得跟真的一样,我们的真人,倒是被删除出历史,坐实了假的。司马迁关于屈原只有寥寥数语,所以屈原站不稳,胡适说:“《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一个屈原贾生者也就算了,《史记》也不可信,我这方寸大乱,多少年了,都说《史记》是良史,它也不可信,那《史记》中多少人要被历史删除?那么,还有哪些史书是可以信的?

搞到最后,除了能测出DNA的,历史全被虚无了。

芜湖的赭山公园有座屈原先生雕塑。闺女小的时候我带她去赭山公园溜达,顺便进行传统文化灌输。但是我也解释不清为什么屈原在芜湖的赭山公园,虽然春秋时代芜湖是吴头楚尾之地,汨罗江也与芜湖距离甚远。我跟闺女说,这个人生来是含了金汤匙的贵族子弟,是个了不起的文学家,也是个政治家,估计也长得很帅,翩翩浊世佳公子。因为当时楚国政治黑暗,楚怀王重用小人,把他这个一心为国贤臣放逐了,整个楚国都跟一锅粥一样乱,贵族们醉生梦死,百姓们生不如死,屈原冷眼旁观,无计可施,最后只好跳江自杀。

闺女问,为什么他要跳江?我说他失望啊,绝望啊,死,是唯一的解脱啊。闺女说,一个人很失望很难过就可以自杀吗?突然之间中心凛凛:这么丧的情绪,可千万不能传达给孩子。

于是,一次传统文化教育戛然而止。

屈原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一席之地的。这不,闺女前阵子按照老师要求背《离骚》、《湘夫人》,我跟她解释屈原作品的伟大,比如“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光是看着这几个字就已经非常美。

虽然2017年的历史书把屈原给删除了,但是2018年的高中课本,屈原的作品还是在的。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被二度放逐,作为文学家的屈原依然存在。

我这样给屈原鸣不平,并不是说对屈原有什么好感。虽然他的文学作品很优秀,但是我实在是喜欢不起来。比如他开启了中国文学作品中那些男爷们动辄就自喻香草美人的传统,“充满了富有脂粉气息的美男子的失恋泪痕”。说自己像后宫的女子,很美很贞洁,所以被其他女人嫉妒,诬陷淫荡,国君听信谗言,冷落自己。“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以至于,被后人演绎出屈原和楚怀王曾上演“断臂山”。当然,当时的时代,男色不存在道德问题。

从此后中国的男知识分子都喜欢在诗词中翘起兰花指。

何况,这个屈原念念不忘、时时倾诉,一捆一捆砸秋天菠菜的楚怀王,其实真的不咋样。不知道大家记不得郑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历史记载搞权谋的女人。郑袖很得宠,可是楚怀王新近又宠爱一个美女,郑袖跟这个小美女说,楚怀王喜欢她用袖子遮着鼻子的样子。美女想固宠,从此见到楚怀王就抬手遮鼻子,搞得楚怀王莫名其妙。问郑袖,郑袖说,她是嫌您有口臭。得,楚怀王叫人将美女的鼻子给削了。这样一个愚蠢的人,屈原天天对着他唱情歌,实在是有点儿不可描述的尬。

对于君子,我们的要求总是更高一点,“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受到冷落,遭遇困境,就这样自怨自艾,哪里是君子之风骨?“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点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力都没有,哪里配得上陈洪绶笔下所绘那个仗剑江畔憔悴孤高的形象?

但是屈原的魅力大概也在此,一个22岁就做了三闾大夫的年轻人,一方面“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一方面“露才扬己,怨怼沈江。”

他的坚强和脆弱是共生的,也因此真实。如果我们的历史允许他继续在纸上活下去的话。

说起传统文化,其实所剩已经不多了。端午的风俗不外是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菖蒲之类,几经专家们考证,这些习俗和屈原已经扯不上什么关系了。扯到最后,估计我们完全有可能把自己这个民族身上附着的一切都剥离开来,成为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中蹦出来的。干干净净,皆大欢喜。

新闻推荐

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农业

本报讯(记者承孝安)近年来,芜湖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