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微信 同样的爸妈
自从给爸妈买了智能手机、教会了使用微信、发朋友圈后,儿女们却发现老爸老妈使用微信的热情高得让人越来越尴尬:早晨的问候、深夜的语音,时时刻刻的一句语音提醒……操碎了心的父母几乎全天都在用微信动态监控儿女。
而另一边,很多年轻人表示不想或是没有加过父母为微信好友,或是曾有过将父母屏蔽、不让父母看到自己朋友圈内容的举动。
一边是长辈热情的关照,另一边却是晚辈不领情般的冷漠,让爸妈的热情浇了冷水,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
不让父母看我朋友圈
记者对身边的年轻朋友进行了一番调查,子女们对父母热情的关照不领情,有意的回避并非出于恶意。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理由:
在父母这里没有“隐私”这个词
受访者们都提到,自从上学离开父母开始,随着年龄成长,需要独立面对的事情越来越多,而希望父母介入的生活越来越少。
“小时候对父母没有隐私,但是独立生活、创业之后,私生活领域的事情能不让父母知道、参与的就尽量不想让他们知道。因为两代人在很多事情上的观念完全不同。”张先生做造型设计工作,身边流行起文身的时候,他在大臂上文了一个符号。结果手一抖发了朋友圈,想晒一下,结果,妈妈也在朋友圈里,招来妈妈一顿数落。
客服小李说,“我妈喜欢操心我吃了没、喝了没、和谁出去约会了,生理期要注意保暖,有时挺暖心的,但有些时候也觉得很别扭,一点隐私都没有,她在我朋友圈回句话,或问句话,我要立即回复,而且七大姑八大姨就都能看得见。完全把我当成了小孩子。”
谈心不分时间
话题无所不包嫌烦
还有很多被访者提到,就“唠叨”等问题与父母交涉后,父母倒是不在朋友圈回复了,改成直接与自己发微信“谈心”。“我看你好久没发与工作有关的内容了,是又辞职了吗?”“你工资挺高为什么公积金这么少?我给你算算吧。”这样的话只要一接,聊起来就没完没了。还有什么微信上又在传的养生经验啦,她会举例、破细了分析给你听。“都是关心,都是好意,但很多都没有必要。现在工作挺忙,我更希望他们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跟我聊聊家里的趣事。”做售后服务的小高说起自己的父母很无奈地说。
苦口婆心
父母不解子女的玻璃心
上大学来到了芜湖然后就留在了芜湖就业的薇薇,逢年过节便会回家,与淮北父母团聚。“但他们一直想跟我到芜湖来生活,希望我在芜湖买房成家,但到现在还没把自己嫁出去呢。”
薇薇的朋友圈除了发日常工作,也常常会发好友、同事聚会,逛街、泡咖啡馆的内容。“我妈看了,就会微信里给我留言‘抓紧解决个人问题,不要只顾玩。\’”“最近加入了朗读圈,我在晚间朋友圈会发一些朗读的作品,结果,我妈对我冷嘲热讽,觉得我不务正业。”类似的话说多了,薇薇觉得是负担。“三天两头这样地说,表现出对我的现状很不满!好像我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为了完成结婚任务,其他都是多余。”
“我为了生活一个人在异乡已经很努力了,她有些话说得我都窝火。于是我发朋友圈的时候,把妈妈屏蔽了吧,少了给她唠叨我的机会。图个耳根清净。”
我不看父母朋友圈
理由:
给父母普及网络谣言
赶不上他们被洗脑的速度
大卫举着手机,展示了他父亲所发朋友圈的内容。几乎每天都有三五条,全都是转帖。“保持这30个好习惯,让你活到100岁。” “医生的10个忠告,让你远离疾病!”
这些内容对于父母来说也许算是“新鲜”,但对于大卫和同龄人来说,都是些垃圾信息。七八年前新闻里讨论过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今早就解决了,但父母还在转发。更重要的是,其中有些信息、链接,一看就知道是诈骗信息。大卫展示了两条老王先生最近的朋友圈信息:“不是要买照相机吗?我看到一家店,别家1万多的他家3000块,因为免税。”“参与本公司活动,免费送价值千元大礼包。”
每星期回家吃晚饭,大卫都要给父母普及一些时下的网络谣言和防诈骗知识。“给父母买智能手机,本是为了让他们老年生活多些乐趣,跟上时代,可他们却被一些垃圾信息洗脑。”
说了一次又一次,但都没用。给父母普及网络谣言赶不上他们被洗脑的速度。最终,大卫选择屏蔽了老爸的朋友圈,“让我担不完的心。有时我甚至盼着他吃一次别太大的亏,好让他以后能远离这些垃圾诈骗信息。”
新闻推荐
因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跨银湖路施工,2018年5月2日至2018年8月31日需要对银湖中路原轮南线铁路位置道路进行施工,现就交通疏导公告如下:1、施工期间银湖中路原轮南线铁路位置辅道占用,人行道就...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