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童国义 与寂寞方寸较量的修行者

大江晚报 2017-12-17 01:00 大字

四褐山东麓,一幢幢灰扑扑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宿舍楼从山下一直蜿蜒至半山腰,排楼间拾阶而上,向阳的坡上一陇苍翠小园依势而建,古雅的盆景、微缩的石板小桥、亭台与一座玻璃山房让这片寂静的半山有了一抹诗意,这里是78岁的童国义的家,也是他的精神栖息地。

山房门口,消瘦的老人立在桔树下迎接我们,温润的阳光下老人朴素中所散发的文人气息让我们对他充满好奇!

弟子口中,童国义一辈子痴情于金石篆刻,在方寸的石头上寻求自得,在城市一隅的一片自建的山水小园间与书香为伴,遗世独立。

治印

是与寂寞方寸较量的修行

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一张大画案,一架堆满宣纸与石头的书架,构成了童国义的石竹兰斋。

聊起结缘于篆刻始于偶然。1959年,童国义20岁,因工作勤恳,被单位派往承德石油学院培训,学员中刚好有一个会篆刻,就帮他刻了一枚印章。“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篆刻,非常喜欢,就把它一直保存到现在。”直到1970年,那时,童国义就职的单位在发工资时需要用到私人印章。但以当时的条件,找人刻章十分麻烦,且还不能马上将刻章拿到,于是,童国义便萌发了自己刻章的念头,就把那枚别人帮他刻的章拿出来,仔细研究观察,并照着模样开始依样学篆刻。由于当时书店里很难找到篆刻类的书籍,童国义就把目光放到了芜湖的一些裱画店,想从这些书画作品中来学习借鉴。

1973年的一天,童国义逛到芜湖二街陡门巷附近的一家裱画店,因及时提醒店员在篆刻中将毛主席诗词漏刻了一个字,无意中结识旁边的新安画派代表画家黄叶村老先生,一来二去,一老一少聊起了书法、印刻,相谈甚欢,也由此结成了日后的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此后,童国义时常拿着自己初习的篆刻作品请黄叶村先生指点,后者也不吝赐教。“他经常到我家来,我当时就住在化肥厂宿舍,借着小酒,每每黄叶村老先生谈性浓时,就现场示范印文布排。”

“为了让我更好地学习篆刻,他让我订了一本宣纸拓本,他把自己的篆刻印在上面给我当摹本,那时候想买印谱和工具书是买不到的,买一方小石头都要到上海去买,刀是自己拿废锯条在砂纸上磨的,我刻他指点。”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的绘画构图,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黄叶村老先生对书、印的高度理解,对童国义今后篆刻领域的深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之后因工作缘由,童国义被调到位于四褐山的化工厂,时任芜湖市化工厂工会副主席,同时在工作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他会同芜湖联盟化肥厂有关人员,制造出安徽省第一台四吨快装锅炉,并将1.5吨锅炉改造成6.5吨链条锅炉两台,多次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及安徽省石化系统优秀工会干部。他的工作繁忙起来。再加上远离市区,童国义更多的时候是夜深人静时,临刻汉印。到了1980年以后,上海开始出版有关篆刻的书籍,他买书来学习,甚至主动到市图书馆义务服务两年,就是为了能更多地观摩古籍。在无数年的挑灯伏案中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沉浸其间自得其味,也受到篆刻内含的品性和修养的濡养。这一时期也是他艺术成就的收获期。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有机会参加书画展览是在1974年,那次书画展我刻了毛主席的诗送展,但第一方印有点破,需要修改,可工作繁忙没时间修改,就没有参加了。”“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我篆刻巅峰,白天事情多很忙没有时间刻,只能晚上篆刻到凌晨。”直到1986年,芜湖总工会开展第一届书画展览,点名让童国义参加,他的篆刻作品被《芜湖日报》选登出来,此后经多家报刊发表。安徽省化工厅称他为“安徽化工系统第一把刀”。

至今,童国义的篆刻作品在全国及国际地区间书画交流大展赛中收获多枚金银奖。老人打开一本本珍藏他的作品印谱,还原出一份长长的时间年谱。

恬淡山居

是与闲情无争的态度

1990年以后,童国义的原单位完成了改制,离开了原工作岗位的童国义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到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化工厂旁边的四褐山半山腰上,开始了他的山居构建。开垦荒坡,开园凿井挖池,设计并亲手利用毛竹、酒瓶及太湖石等材料,搭亭台石桥、植花木移盆景。一座有着江南古典风格的小型园林山居历时数年,一点点成型。当时也引来媒体、摄影爱好者的好奇与关注。

四褐山老年大学校长找到这位隐者,希望他能给老年学员们传授他数年来从传统中吸收的人文美学,童国义义无反顾站上三尺讲台,义务讲授古代汉语、《红楼梦》学和花卉盆景造型三门课程。这一教就是十几年。

“我庆幸自己赶上了那个崇尚读书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整个社会掀起学习、读书的热潮。我们当时的化肥厂里有一个读书会,还出版过一本《肥田粉》刊物,刊登我们职工的一些随笔、诗歌、散文、小小说,虽只在厂内互相传看。很简陋的条件,但让我们的精神有了依托。也养成了我这么多年读书不歇的习惯。而再次和老年朋友们一起学习,这本身也是件快乐的事!”谈到文学、诗歌,老人的眼睛放出光芒。

童国义家的院子也是学员们的花木课堂,“上花卉课光在黑板上画图,不直观,就带学生到家里来上课!”院子里有不少定好型的盆景,基本都是给学员们做示范准备的。一边修剪一边讲解,学员们还可以亲自动手体验,这种教学很放松。多年的印学修养使童国义在盆景造型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基础理论,从远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山上选取古木,到移植,再经多次修整塑形,得天地造化到具观赏性,里面有时间,更有一份耐心。

2007年后,童国义辞去了区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但并没有闲下来,现任芜湖市诗词协会常务理事的他,经常热心帮助协会处理内部事务。“街道寒假准备开办儿童书画班,邀请我去给孩子们上篆刻课,上课可以,只要有课我天天去,但我是义务劳动,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对自己喜欢的事,童国义充满热情。

实习生 陶友生

记者 王惠文/摄

左:百马图右:百羊图童国义 刻

新闻推荐

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芜湖发展动力澎湃

(上接1版)目前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已经批复,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地块场地平整已基本完成,临时设施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欢乐芜湖的又一亮点。上述项目只是今年以来芜湖众多重点项目的代表。据新...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