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芜湖进入国家创新发展第一方阵

芜湖日报 2017-11-25 01:06 大字

□本报记者 潘晔

2016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年多来,芜湖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记者从11月22日召开的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新闻发布会获悉,芜湖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专利创造等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占全省的20%左右,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涌现出奇瑞、海螺、方特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外知名创新型企业。目前,芜湖已进入国家创新发展的第一方阵。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作为创新之城,芜湖创新前行脚步从未停歇,并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一组数据,体现了创新要素在芜湖的集聚效应:今年1-10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14817件,发明专利授权2031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0件,继续领跑全省;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4%,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全市3个专利项目获省专利金奖,9个项目获优秀奖,9项专利被省科技局推荐参加中国专利奖评选。目前,芜湖市已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争取资金1.18亿元。

创新创业的活力,在江城不断涌动。近年来,芜湖市继续强化高端人才集聚,组织申报今年第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对45个申报项目开展专家评审。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专家2人,海归专家47人,博士87人、硕士41人,外籍华人和外籍专家29人。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7个,孵化器面积达52.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72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1家,其中国家级4家,创客数达660多人。今年,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蝉联全国百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129家,5家企业成功上市挂牌。

创新环境日益优化

“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与日益完善的创新政策密不可分。”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支持创新发展,为芜湖市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提供了强劲的科技动力。

为适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市委、市政府印发《芜湖市扶持产业发展政策的若干规定》。市科技局牵头对全市科技创新政策进行梳理整合,编制了《关于加快推进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和《芜湖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并分别以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实施,构成了“1+5+6”完善的扶持产业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全市兑现市科技创新政策2.51亿元,争取省支持科技创新政策7100万元。

目前,全市已建立统一的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项目申报“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全程留痕。同时,积极完善项目申报指南发布机制,将科技项目评审、重大项目验收等委托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管理。在推进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方面,芜湖市实施科技项目分类管理,已形成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建设等五类科技计划,并围绕重点研发领域组织实施100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在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芜湖的创新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明年,我们将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打造科技研发平台、招引高端人才团队等方面继续下功夫。”该负责人说。

2018年,芜湖市将把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方面,将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管理,加快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度孵化体系。另一方面,将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目标,切实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同时,不断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微电子、机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总而言之,就是要紧紧围绕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着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新闻推荐

停 气 通 知

因城市道路天然气管网改造工程建设的需要,天然气管道并网作业,定于2017年11月27日21:00至次日6:00三潭路、中山南路(从三潭路至利民路)、九华南路(青弋江至利民路)、柏庄跨界、森海都市花园、新时代商业...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