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视察侧记服务大局谋发展 创新驱动绘蓝图

芜湖日报 2017-08-30 01:04 大字

走进重点建设工程工地,看长江公铁大桥长虹飞跨气势磅礴,体验城市立交和快速化改造带来的便捷,提前领略轨道交通将一个个城市关节贯穿连通,畅想未来芜湖城市交通建设的壮美前景;奔赴机器人产业园,与智能化思维碰撞,现场感受科技带来的神奇,描绘芜湖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美好蓝图。8月24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潘朝晖带队开展市人大常委会集中视察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沧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丁祖荣,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群、韩卫民、凤剑峰,秘书长钱健及驻会委员等冒着高温,轻车简行,深入重点工程和产业园区的项目现场、企业车间走访调研,亲身感受经济建设新亮点,推动项目工程新进展,为市人大常委会更好履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区域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远眺已完成首个下横梁浇筑的主塔墩,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的每一个进展都能吸引芜湖人的视线。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们在工程建设指挥部观看了介绍大桥规划、技术、建设的短片后,来到工程南岸现场察看大桥建设进展。

“壮观”、“宏伟”,这是每一个人看到建设现场的感受。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是《“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的单项控制性工程。该桥在芜湖弋矶山北侧新建长江大桥,采用公铁合建方案,下层为四线铁路,上层为八车道城市主干道路。大桥商合杭铁路线长5.4公里(不含轨道及站后工程),其中与城际铁路合建段长4.4公里,与城市道路合建段长4.7公里,跨长江主桥长1232米,采用高低塔钢桁梁斜拉桥方案,是一座集客运专线、市域轨道交通、城市主干道路于一体的公铁合建桥梁。

商合杭高铁地理及战略位置重要,是有效联系中原、江淮与长三角最重要的交通干线,被誉为“华东第二通”。该项目的建设,将形成豫皖地区连接杭州、上海等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快速铁路通道,对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发挥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芜湖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推动沿江城市跨江合作和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看到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常委会组成人员们更关心工程建设是否顺利,沿线及配套工程拆迁能否如期推进。与项目负责人深入交谈,仔细询问项目情况,要求相关部门、施工单位要相互配合,千方百计抢抓进度,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早日建成通车,是每一位芜湖人热切盼望的,要在保质保期完成项目建设的同时,必须特别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做到万无一失。”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

城市道路更加顺畅

从商合杭大桥建设工地出发,车辆途经米市口立交工程和弋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驶向城东。立体交通支撑起城市骨架,让芜湖城区显得更加大气。

弋江路北延线是G205芜湖市区内的部分区段,起点始于九华北路与武夷山路交叉口,主路路线全长1.4公里;定向N匝道与米市口分离交叉,采用“左入左出”形式进出弋江路主路,跨越齐落山路交叉口,跨越九华北路下拉槽,终点处与长江大桥南岸接线顺接;港一路在A匝道两侧设置辅道,与水阳江路及N匝道顺接;土桥立交设置A匝道,上跨N匝道后左转与连接线北向相接,土桥立交出口通过环形匝道与A匝道桥相接,跨越水阳江路后落地,与银湖路形成平面交叉口。项目于2016年4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今年10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G205与长江大桥南岸连接线的快速通行,并与十里牌、钱桥、赤铸山路立交等连接后实现整个弋江路快速通行,将极大方便沿线居民交通出行。

而弋江路作为芜湖市区南北走向的主要交通干道,是芜湖市干线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G205共线,承担着繁重的城市交通和过境交通任务。经2007-2009年拓宽改造后,新建道路路况良好、通行能力较大,迅速吸引了大量交通流,使得交通量巨增。而由于该路段仍存在较多平交口和地面人行过街设施,受交通信号的影响,过境车辆无法快速穿越城区,经常造成拥堵。因此,芜湖市决定对弋江路进行快速化改造,以“打通”道路阻滞。

了解到弋江路北延线项目现已进入收尾阶段,米市口立交工程桥面铺装工程已基本完成,桥梁主体部分计划9月底即可完成并贯通。弋江路主线附近辅道沥青也在加快铺设,交安、照明设施结合沥青路面完成情况衔接施工。常委会组成人员们对工程建设进度感到满意。“随着一批立交的建设和弋江路快速化改造的完成,芜湖过去数个‘堵塞\’的道路血管被打通,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大为提升,相信必能有效地缓解现有城区交通压力,提升芜湖城市硬件水平。”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

轨道交通越来越近

来到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登上城市轨道交通样车,常委会组成人员们十分关注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展,叮嘱项目建设方高度重视这项工程将给芜湖城市生活带来的影响,一定要按序有质地推进,在车厢内部设计上,更加人性化,更贴心。

芜湖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项目今年正式开工,标志着芜湖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实施阶段,这也是芜湖市城市建设发展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轨道交通,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打造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的重大决策,是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改善出行方式、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经过多方比选、充分论证,芜湖市选择了跨座式单轨的制式。本次开工项目由1号线及2号线一期工程组成,线路总长46.2千米,共设车站36座,其中高架站35座、地下站1座。项目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总投资133亿余元。中国中车联合体通过招标,成为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主体。

据介绍,芜湖轨道交通是全国首个主干网采用跨座式单轨制式项目,是国务院批复的同规模城市第一个项目,是安徽省首次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经开区已完成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项目内轨道试验线地块交付,APM轨道试验线建设已完成,第一列APM车已开始进行上线动态调试。主厂区已开始进行地块平整工作。项目可研及总评审批已完成,单体设计已完成,建设类招标已结束。

整体了解了轨道交通路线设计和建设安排后,常委会组成人员鼓励建设方集中优势资源,精心组织施工,与芜湖市携手共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民心工程,将城市轨道交通打造成芜湖一道新的流动风景线。

机器人产业成果丰硕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作为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颗新星,异军突起,产业园区内已聚焦起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全产业链,成为芜湖市产业经济的新生代力量。

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是2016年由市政府招商引资而来的企业。公司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垂直任务型”移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让机器人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获享的服务类产品,让人们充分享受到机器人技术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走进公司,一个可以跟着人走动的行李箱一下吸引住了大家的视线。这就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行李箱”,由于搭载了无人驾驶激光雷达,只要戴上形似手表的控制器,人就可以空手大步向前走,而不用担心落下行李。即便遇到障碍、转弯,行李箱也会自动避闪、转变路线。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并且生产全部实现本地化,大大节约了成本。这项实用技术推向市场,也立刻被“慧眼识珠”。目前公司已与新秀丽、外交官等知名箱包品牌合作,设计、生产智能型行李箱。

看到公司另一款“智能童车”,可以让妈妈解放双手,专心照顾孩子,常委会组成人员们纷纷赞赏智能化应用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鼓励企业坚持创新,主动对接市场,在前期共营品牌的基础上,积极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强化企业创新动力。

在芜湖行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常委会组成人员们观看了公司智能机器人精确完成切割和焊接的演示。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健公司的机器人区别于传统的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而是“带眼睛和大脑”,是不用示教和编程的自主机器人。公司创新氛围浓厚,拥有由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行业专家、省优秀中青年专家、资深工程师、大学教师和博士、硕士组成的专业研发队伍。公司2016年11月一期厂房建成,投入运营,当年实现收入300余万元。今年,行健已签订合同1300多万元。7月,取得了12项软件著作权。

得知公司目前正在进行ISO9000认证审核及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常委会组成人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对接,以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凝聚合力打造两个升级版

此次集中视察,所见所闻,都让常委会组成人员们感到振奋,也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做好接下来的谋划,服务对接,如何为芜湖经济社会发展尽到力,履好职,建好言。

“实地考察的这些重点项目正是芜湖市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的缩影。市人大一直在关注、监督、服务、推动项目的进展,为重点项目早日落地、发挥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潘朝晖在视察后指出。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如火如荼,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孕育形成,“全创改”、“合芜蚌”等多个国家级平台在芜湖交汇叠加,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基础设施、集聚优秀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芜湖市坚持强化创新驱动主引擎,聚焦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下,芜湖市重点培育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以高端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一批重大项目逐步发力,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我们新一轮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另一方面,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区功能品质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极大改善,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落地和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使得芜湖人切实感受到了建设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面对新形势下发展的重任,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将在中共芜湖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坚定信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实施人才优先主战略,推动芜湖实现人才结构高端化、产业层次高端化、城市品质高端化良性互动,当好皖江发展排头兵,五大发展先行者。

潘朝晖强调,市人大常委会要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经济和城市两个升级版,更好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履职行权,营造良好环境,为干事创业者撑腰,为改革创新者鼓劲,最大限度汇聚建设五大发展新芜湖的强大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在行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调研何江涛摄

□本报记者陈旻

新闻推荐

芜湖市弋江区政协强化提案办理协商

本报讯近日,芜湖市弋江区政协组织委员走访今年区政协提案办理大户,就相关提案办理情况由提案委员与承办部门面对面沟通协商。实际上,这只是弋江区政协强化提案办理协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政协注...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