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学种植20余年 小葡萄结出致富果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这些能人

大江晚报 2017-08-27 01:00 大字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能人。汪大圣是鸠江区汤沟镇冠军村村民,也是一名党员。早年辍学的他并没有放弃奋斗,潜心研究葡萄种植近30年,不但带头致富,而且不忘乡亲,用一个个科研成果,“铺就”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道路。汪大圣也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葡萄大王”。

全身心研究葡萄科学种植

汪大圣16岁初中毕业后因故辍学在家务农,不过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奋斗。他讲究科学种田,酷爱农业科技,1990年被聘为汤沟镇冠军村农民技术员。在帮助村民科学种植的同时,他开始从事葡萄生产研究。

汪大圣先后引进100多个葡萄品种,建立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承担上级农业部门交办的葡萄种植技术示范任务,通过自己种植试验,从中选出优良品种,将每个品种都建立“档案”,进行优胜劣汰。研究期间他不仅通过书本、网络自学实践,还在葡萄的不同生长季节到相关大专院校、生产基地参观学习。一年不低于三次的外出学习,不仅让他学到了技术,还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

为了葡萄事业结出硕果,汪大圣每天奔走于田间地头,废寝忘食。每天不管干活再苦再累,都要挤出时间翻阅葡萄生产类专著,一有时间就到村里的农家书屋查阅资料。每年自费订阅千元以上的果树栽培技术及其他科技报纸、杂志,进行学习研究,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了解市场信息。

他还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经过几年的认真钻研、苦心经营,他逐步淘汰了自家葡萄园的老品种,积极引进优质品种和科学的栽培技术。

小小葡萄结出甜蜜成果

虽然创业前期的困难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凭借着自己对葡萄生产研究的热爱和家人的支持,他硬是咬着牙坚持过来,事业终于开始有了起色。

他种出的葡萄颜色鲜艳、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这极大地鼓舞了汪大圣的信心,他积极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参加省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会,与同行学习交流,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并喜爱自己的产品。

随着从刚开始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种植的“小打小闹”,到后来通过土地流转租用村民土地的大胆尝试,汪大圣的大圣葡萄园规模已经达到60亩,年产葡萄约15万斤,家庭年收入30余万元。现如今他的葡萄种植规模已经在全市位列前茅。

由于果品质量佳,消费者口碑好,汪大圣的葡萄在全省优质果品展示评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心系乡亲共享葡萄种植致富路

村民汪宗红、夏立锁看到汪大圣的葡萄园不断扩大,效益可观,他们就来找汪大圣学习葡萄种植技术,汪大圣并没有因此感到厌烦,而是感到无比的自豪。汪大圣耐心地向他们传授葡萄种植的经验,在葡萄种植关键时间节点,他都会深入田间地头现身说法。在汪大圣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汪宗红、夏立锁的葡萄开始销售,他们的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大提高。汪宗红和夏立锁每次想好好感谢汪大圣一下,都被他婉拒了,他淡淡地说:“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的目标是让大家都富起来,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我们要共同努力,带动全村人致富。”其实,像汪宗红和夏立锁这样前来学习的人还有很多。

为了带动更多人共同致富,2000年,他着手创办“南方同兴葡萄良种场”;2008年,组建“三为特色葡萄产业协会”;2010年,领办“大圣葡萄专业合作社”。面对所取得的成绩,汪大圣并没有骄傲自满、裹足不前,他笑着说:“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冠军村的葡萄走出汤沟镇,走出芜湖市,走出安徽省,走向全中国,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带领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记者 吴敏 实习生 刘慧 周运 苏晓晨

新闻推荐

水稻天气指数保险受热捧芜湖中支承保面积创新高

芜湖中支承保面积创新高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