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让一个东北小伙爱上江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城芜湖的变化有目共睹。且不说大项目、大建设,就是一个个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个体,也受到感染,书写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鼓舞的故事。魏名伦是东北人,2011年下半年,他听说千里之外的安徽副中心城市芜湖很不错,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对口投了一家电力企业的简历,没想到就被录取了。这之后,他牵手了人生另一半,并因热心公益,还当选了所在小区的业委会主任。
东北小伙初识江城
2011年,魏名伦大学毕业,面临着就业的问题。他在家乡四处寻找工作机会,却没有合适对口的就业单位。就在有些焦急之时,他听说江城芜湖是安徽省副中心城市,发展前景不错,包容性好,整个城市因为外来人才的不断涌入非常有活力。他便留了心,在看到一家芜湖电力企业招聘消息后,就参加了应聘,最终顺利被录取。
他一开始有些不可思议,没背景没请客送礼,就进入到一家非常不错的企业。他到了芜湖后才发现,当地风气就是如此,有能力就有位置。来到芜湖后,魏名伦便准备扎根留下。2012年,在家人支持下,魏名伦在芜湖市潮音街社区内一楼盘买了房。不久,魏名伦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热心为业主办实事
2013年两口子搬进了新家,对于所生活的小区,他们总体觉得尚可,但并非没有问题。很快,他们和其他业主一样发现,大的问题如房屋质量、电梯故障,小的包括缺少晾晒点、楼顶没有避雷针等,都让业主们不满。魏名伦有着东北人的直爽,但并不莽撞。他观察发现,业主们各自为政找物业理论,效果几乎为零,而且不少业主容易激动,说着说着可能就会引发冲突。他和妻子一商量,就决定开展行动,把业主们集中起来,统一意见,理性交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麻烦。魏名伦所在的小区有近20个单元,他便和妻子给每个单元建了一个微信群,自己当群主,然后将每个微信群的二维码贴在每个单元门口,希望业主加入,逐渐整合起来。就这样,一些愿意统一诉求,依法理性维权的业主加入到微信群中,魏名伦又与这些群内的比较热心的业主交流,让他们负责本单元的意见与建议收集等工作。通过这一做法,衣物晾晒点布置、避雷针安装等均得以解决。
当选业委会主任 感受城市包容
2016年6月,筹建小区业委会走上议程,魏名伦自然而然成了业委会主任候选人。为了让业主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小区管理中,魏名伦和志同道合的业主几乎跑遍了每一家,尽管开门后有些人的话不好听,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一趟跑下来就是两个月时间,业主资料记录了几大本。2016年10月,小区业委会正式成立,并在相关部门注册,魏名伦也最终被大家推选为业委会主任。成立后,业委会迅速运作起来,就房屋质量、电梯等问题将物业、开发商、施工单位等请到谈判桌前,一项一项地推动问题解决。目前,不少责任单位都已表示会妥善处理,并拿出方案与时限。
魏名伦生于1987年,被选为业委会主任时还不满30周岁。在走上这一岗位的过程中,许多业主刚开始并不买账,甚至怀疑他动机不纯。有位业主表示,他从2013年开始就经常注意魏名伦的动作,他一直怀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想给自家捞好处。不过,到业委会成立后他仔细了解了魏名伦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后表示,魏名伦真的是希望这个小区管理走上正轨,希望大家住得舒心。魏名伦说:“当选业委会主任后,我有种被这座城市真正接受的感觉,大家并没有因为我来自外地而有异议,我也再次感受到,就如同我当年考入公司一样,务实、热情、真诚是这座城市的主流价值观。”
潮音街社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魏名伦为小区服务的时间完全是挤出来的,他经常上夜班,而小区事务大多在白天,他只能牺牲白天的休息时间。几年来,他的白头发明显多了。此外,在筹建业委会时,他的妻子也非常通情达理,就连生病期间,依然支持魏名伦继续参与小区工作。即使在北京陪妻子动手术的时候,魏名伦也不忘每天通过微信、电话,与小区业主和物业交流。该负责人还表示,如今在社区中有越来越多像魏名伦这样的新芜湖人,他们来到芜湖,建设芜湖,也带给芜湖精彩。 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初一学《竹里馆》时,只会死记硬背,虽然考试时都会默写,但根本不懂“明月来相照”的意境美。后来在习作中感悟了一点“深林人不知”的悠然闲适,获得老师称赞。一段夏日,尝试着在乡村的月夜踏入竹林,眼睛...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