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汉文帝,陵墓中就出这点东西? 陕西汉陵考古队副队长曹龙解答霸陵发掘三大疑问

齐鲁晚报 2021-12-16 05:04 大字

江村大墓K27出土的刑徒俑。薄太后南陵K1出土的金饰小件。汉文帝刘恒霸陵的确认,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此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目前,江村大墓进行考古发掘的8座外藏坑已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3000余件。然而,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仍有很多的疑问待解。陕西汉陵考古队副队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曹龙曾亲自参加霸陵发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听他介绍最真实的霸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郭春雨

疑问1—— 霸陵出土文物为啥略显“寒酸”?

此次备受关注的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

霸陵的发现,令很多人想到了汉文帝,以及“文景之治”,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盛世。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汉文帝这么有名的皇帝,陵墓中的“宝物”应该让人瞠目结舌,可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什么原因呢?

《史记》有过这样的记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在位期间,汉文帝较为节俭,宫室、园林等,什么都没有增加。

此外,《史记》中提到,“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也就是说,建造这座陵墓,不准用金银铜锡等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尽量节省。

这样的说法从此次考古中得到了印证。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30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曹龙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江村大墓的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物很少。不过,即便比较“节省”,江村大墓属于帝陵,墓葬的规模和气象也非同一般。江村大墓平面为“亞”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

“古代人讲究事死如事生,帝陵模仿现实中西汉帝国的建设理念。以往西汉帝陵考古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帝陵的规划设计参照汉长安城的格局。”曹龙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陵墓也是王权的一种体现。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是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的,每一个坑都象征着一个官署机构,整体帝陵构成了一个皇帝在地下统治的世界,“从这些外藏坑的分布和规格、用途来推导,汉文帝控制朝局的能力是非常厉害的,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可以说,汉文帝是一位‘铁腕君王’”。

此外,在汉文帝霸陵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陵区陪葬坑内发现了大量的裸体陶俑。根据考古人员初步清理,15号外藏坑发掘区域的这些陶俑的数量足有上千件。“这些陶俑在考古学中被称为着衣式陶俑,在下葬之前并不是裸体,其实是穿着丝质或者麻质的衣服,两边是木质的胳膊,应该可以转动,只不过在千年的时间中已经朽坏,只留下了些许痕迹。”曹龙解释。

疑问2—— 为何薄太后随葬品更丰厚?

记者了解到,在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中,有“汉文帝侍母”的传说,相传汉文帝母亲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日夜照顾,衣不解带,吃药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尝,然后再端给母亲,因此汉文帝也被后人视为孝顺的榜样。

在江村大墓不远处,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发掘了封土西侧的3座外藏坑,出土了上百件带有异域装饰风格的金、银饰品,薄太后陪葬了大量罕见金器。

“从出土文物来看,能够看出汉文帝对自己的母亲非常尊崇。”曹龙介绍,从目前考古发掘来看,汉文帝自己非常节俭,但是给母亲却是厚葬,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孝顺的皇帝。

“当然,至于公众所关注的汉文帝与窦皇后的关系,从考古资料方面,不能做出判断。只能说,整个陵区的布局,符合西汉帝后的葬制。”曹龙说。

疑问3—— 江村大墓还会继续发掘吗?

目前的考古发掘显示,江村大墓被盗情况严重。2002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次拍卖会,第一次把江村大墓推到了中国考古学家面前。6件从这里被盗出境的西汉陶俑出现在美国索思比拍卖行的拍卖图录上,即将被拍卖。我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及时进行了交涉。经过多方努力,这6件陶俑于2003年回到西安。随后,相关部门对这6件陶俑的来历展开了调查,最终确定是盗墓分子从江村古墓盗掘的。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翔宇曾在采访中表示,当时地面上两个盗洞,“麦子一收,非常清楚,在卫星图片上都能看到。”

“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悠久,地下文物遗存丰富,田野文物保护压力非常大。在发掘的K15内,就有四五个盗洞。”曹龙介绍,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汉朝皇陵在汉末大乱的时候基本上都被盗掘了,当时没被破坏的只有汉文帝的霸陵。但遗憾的是,西晋末年,天下大乱,霸陵也遭遇浩劫——晋愍帝司马邺被前汉大军围困在长安城中,城中发生严重饥荒,尹桓、解武等数千户饥民“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

鉴于霸陵陵区田野文物安全的严峻形势,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队,从2017年开始对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进行抢救发掘。

那接下来还会继续对霸陵发掘吗?曹龙表示,他们将不会再继续发掘。

目前国家政策规定,皇帝陵墓不能进行随意发掘。因为现在受困于文物保护技术的限制,对一些脆弱的文物保护还是有很大难度,所以会把这笔文化遗产留下来,留给后世子孙,“接下来考古发掘的首要目标就是研究清楚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以及性质内涵,考古发掘的终极目的就是保护和传承。所以,对考古行业来说,应该以最小的发掘面积解决最多的学术问题,然后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资料。所以说,并不是挖得越多越好”。

新闻推荐

考古确认 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霸陵

江村大墓1号发掘点远景南陵出土的彩绘塑衣陶俑一组南陵K1出土的金饰小件12月14日,江村大墓外藏坑考古发掘现场出土了大量...

南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