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懋华:一位被误解了三百年的南陵义士
朱懋华在民国版《南陵县志·人物志》中仅有短短一小段:“朱懋华,字仲弢。少孤力学,不解治家人产,尝日昃不炊,枵腹朗诵恬如也。崇正丙子举于乡,癸未成进士,授浙江定海知县。洁己爱民,莅政甫数月,闻闯寇入京师,明社为墟,乃衣冠怀印,望北遥拜,自缢署斋。其生平于经史子集无不贯通,为文高古奇崛。死节后,知与不知皆叹为不负所学云。”
据此可知,朱懋华是1643年中的进士,这是明朝最后一次科考。第二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明朝皇帝朱由检自尽。朱懋华这时已经是宁波府定海县(今舟山市)知县了。定海远离京城血雨腥风,况且北京陷落后,明人在江南拥立藩王重组政权,殉国没有紧迫性,怎么好端端地立刻自缢了呢?
朱懋华在《胜朝殉节诸臣录》中通谥为节愍,名单确实列在“甲申殉节”里面,甲申年即1644年,也就是明朝灭亡那年。
《胜朝殉节诸臣录》是乾隆皇帝下令编写的,具有很强权威性。
难道我的怀疑错了?
清人全祖望在《鲒埼亭》中讲了一件事。清朝廷发布剃发令后,定海名士薛士珩托病闭门谢客,一年到头用大布盖在头上,盛夏酷暑也不除下来。定海县知县朱懋华多次要来拜访,都被婉言谢绝。朱知县不是善茬,直接闯了进去,薛士珩避之不及,结果两人却聊得很开心,把酒言欢,好不快活。但这之后朱知县再去拜访薛士珩,薛士珩还是推托病重不见。
薛士珩闭门谢客是为了躲避剃发令,大布盖在头上是掩人耳目。朱懋华三番五次要见他,想干什么,难道想说服这位定海名士。
《鲒埼亭》的作者全祖望出生于康熙年间,离此事发生的时间不远,又与薛士珩同是宁波人,因此这件事真实性很高。
看来,崇祯皇帝自杀后,我们这个南陵老乡朱懋华不仅没有“甫数月”殉国,而且当清帝国剃发令到达定海时,还活得好好的,还能三番五次去骚扰一心做大明遗民的薛士珩。
单从这件事情上看,朱懋华不仅没有在“甲申国变”时殉节,很有可能还向清政府投降了。
然而,在《鲒埼亭》中还有一处提到朱懋华。“之仁既以关内镇兵至……张名振亦以石浦镇兵至,知慈溪县王玉藻,知定海县朱懋华,知奉化县顾之俊,新授知鄞县袁州佐,知象山县姜圻皆以兵饷来会”,也就说1645年定海总兵王之仁在鄞州起兵反清,宁波府诸县纷纷响应,定海县朱懋华赫然其中。
另外一本叫《浙东纪略》的书也提到朱懋华,说“定海令朱懋华抚兵戢民,调御得术,熊汝霖荐加兵部职方司”。
《浙东纪略》是专门记录南明鲁王政权始末的一本书,作者徐芳烈曾在鲁王政权中任过职,所以该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浙东反清领袖是鲁王朱以海,熊汝霖是“内阁首辅”,看来朱懋华在举义之后表现不错,内阁首辅将他级别从正七品调到正六品,当然这个提拔没有实质,工作岗位还是定海知县。此时是1646年3月,所谓的“闯寇入京师,明社为墟”已过去两年,这位朱懋华在定海活得好好的,可见县志所载不确。
再结合《清实录》等其他史料,情况就清楚了。
1645年清朝军队南下,只有扬州的史可法激烈抵抗了一下,随后几乎兵不血刃,南明弘光政权自行崩溃,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主动投降。浙西、湖州、嘉兴、浙东、绍兴、宁波、严州等大都也是悄无声息地归顺了,此时朱懋华并没有殉节,还在做他的定海知县。
由于进展过于顺利,清廷没有觉察到这些地区反清活动实际上在暗潮涌动,反而觉得大事已定,开始推行残酷的“剃发令”。
《鲒埼亭》中讲的朱懋华与薛士珩那段交往即在此阶段。薛士珩一心做大明遗民,不愿剃发,盛夏还用大布块盖在头上掩人耳目。朱懋华和薛士珩相谈甚欢,可见朱懋华坚持要拜访薛士珩并非督促其剃发。由此不难看出,朱懋华拜访薛士珩很可能是为了联络其反清,薛家是定海举足轻重的望族。
但是薛士珩只做遗民,却不反清,人各有志,朱懋华只能一声叹息。这是当时很多士子的选择。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勇敢还是有限度的。
对于薛士珩,我们不应苛求。但是若以朱懋华为映衬,则高下立判,因为朱懋华的表现更为坚定和勇敢,他所主事的定海县坚持反清前后有六年之久。
清顺治八年(1651),清军攻陷定海,随之屠城。定海城血流成河,尸体累累相枕,大火昼夜不息。自刎、自缢、自焚或投井、赴水、服毒而死者有二百多人。时为辛卯年,史称定海“辛卯之难”。
朱懋华也在殉节人群之中,他整理好衣冠,怀揣印玺,望北遥拜,然后悬梁自缢,此时明朝灭亡已经七年。
关于朱懋华最后归宿,历史学家钱海岳先生在《南明史》中,认为死于定海沦陷,钱海岳先生治学严谨,自然不会空穴来风。可惜我等愚笨,无法还原他的依据,不过,根据现有材料,朱懋华死于定海“辛卯之难”最为合情合理。
后来人们将“辛卯之难“遇难的一万八千余具尸骨收集起来,运至龙峰山东麓,火化掩埋,合葬在一起,竖一石碑,镌刻“同归大域”四字,寓意为同日捐躯、同归于仁。坟茔坐北朝南,墓丘呈半圆形,墓顶砌作六边形锥形体,现在还在。
只是没有几个人知道这里面埋着一个叫朱懋华的南陵人。
朱懋华出身寒门,从小没有父亲,家庭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他刻苦学习,腹中空空饿得要死,还不忘朗诵课文,终于1636年中举,1643年中进士,如愿以偿地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宏伟蓝图,然而仅仅一年后他的国家没了,八年后他在远离家乡的海岛上慨然赴死。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既然朱懋华死于抗清,为什么在《胜朝殉节诸臣录》中列在“甲申殉节”里面?
我推测是这样的,清廷编写《胜朝殉节诸臣录》,资料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清廷档案,一个是地方志。地方志一般不齐备,实际上由各地官员收集上报名单。朱懋华家人出于安全考虑,很可能按”甲申殉节”向南陵知县提供了资料,
毕竟和李自成做对头总比和朝廷做对头,政治上要正确很多。
如果能挖掘到朱懋华的家谱,也许会有惊喜发现,但我们甚至不知道他是哪个村的,是否还有后嗣。
这位被埋没三百多年的南陵抗清义士,在民族主义贲张之时,被人误解死于顽固对抗农民起义,等真相重现天日,又很有可能被解构为死于一场内战,而被冷漠对待。
然而,如果我们历史上没有了屈原、岳飞、文天祥、史可法、李定国这样的人物,我们这个民族何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想朱懋华至少是一个有气节的人吧,或者说是一个有自尊并且不惜以生命维护自尊的人。
我想找朱懋华一篇诗作结束此文,但无从查找,只好用同为抗清英雄夏完淳的《别云间》代替,这是这位江左少年死前写的,我一直很喜欢: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每读此诗,总觉得夏完淳一定和朱懋华有着相同的寂寞。
盛微
新闻推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党在我心中的最初印象。小时候,每次走过县政府门口,都会看到“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为人...
南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