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湖:皖南大地璀璨明珠

芜湖日报 2021-02-22 00:57 大字

奎湖位于南陵县境北部,下林都圩西北部,是皖南大地璀璨明珠,面积有7000多亩,丰水期号称万亩。林都圩兴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成于林鸣盛任南陵县令时期。自那以后,奎湖即成为封闭性的“湖”。该地区地面高程6-8米,漳河沿西,上潮河蜿蜒北沿。境内湖汊密布,水面占总面积的近20%。

历史上,行政区划名称多以名山大川命名,原奎湖乡亦不例外。清属新美乡,宣统二年(1910)属下北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置奎湖乡,属黄墓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乡名沿旧,建奎镇、浮流、文阁、公商、东村、建河行政村,属黄墓区。1950年2月废乡,改建奎湖、文阁、浮流、工山、东胜、建福行政村,属第九区。1952年7月,建奎湖、东山、建福、桃木4乡(小乡)。1956年1月4日,4乡合并为奎湖乡(大乡),均属黄墓区。1957年2月属许镇区。1958年9月,撤销区、乡建制,全县设10个人民公社,现许镇镇境内设许镇人民公社和奎湖人民公社。许镇人民公社含原太丰乡、东塘乡和仙坊乡(上林都圩);奎湖人民公社含原黄墓乡、黄塘乡及奎湖乡(下林都圩)。1961年9月,社境缩小,仍名奎湖公社,属黄墓区。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仍以奎湖命名。

1992年3月撤区并乡,原奎湖乡、黄塘乡合并,仍命名奎湖乡。1996年,奎湖乡更名为奎湖镇。直至2003年10月,因区划调整,奎湖镇、黄墓镇、东塘乡、太丰乡4个乡镇合并为现今的许镇镇,“奎湖”作为乡镇级行政区划名称随之消失,但仍保存有奎湖街道、奎湖村这两个村(居)级名称。

奎湖地区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的“芜湖米市”的粮仓,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农作物以双季稻为主,麦、豆、油菜籽等次之;渔业闻名省内外,盛产鱼、虾、蟹等,境内原有国有奎潭湖渔场;菱、藕、茭白、芡实等水生物丰富;土特产有奎湖糯;奎湖泥煤储量大。北沿三埠管(又称“三不管”)自古为水陆交通要隘,清同治年间设厘局,至民国二十年(1931)废。

奎湖沿岸古文化遗址及不可移动文物丰富。

浮城寺遗址位于池湖村,商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5米,高出地面4-5米,保存完好。采集有夹砂陶鼎足、鬲足、印纹陶片等。

建福春秋遗址位于建福村陶村,新石器时期遗存。由东西两个土墩组成,采集标本有印纹软陶、夹砂陶、泥质黑陶残片及石斧、石锛等。

另外,还有戴村城墩商周古城址、北宋大文学家石曼卿墓(或胜村阮家墩)、秦村楼宋墓、明末文学家盛此公墓等。

作为近代文物的俞昌准烈士故居(池湖谢家坝命村)保存完好。其为3间平房,面积60平方米,木构屋架,砖砌斗子墙,现为俞昌准烈士同姓本家居住。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当今,奎湖已作为省级湿地公园在开发建设。地杰人灵的奎湖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

高飞(根据《南陵县志》《许镇史话》整理)

新闻推荐

“百强榜”出炉!安徽3县入围!

得电子商务得未来,近日,旨在解读电子商务时代、展现县域新经济发展成就的“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新鲜出炉。安徽...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