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有个“草帽主任”
2017年4月底,我来到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驻村扶贫。三年来,从一开始老百姓对我的不认识、不理解、不支持,到后来同他们打成一片;一路走来,我从他们眼里的陌生人,慢慢成为他们的熟人、友人直至亲人。在世界上面积最小、种群最大的野生扬子鳄栖息地——长乐这方水土,草帽和党徽,成为我的“标配”,也成为老百姓对我的直观印象;一千多个日夜,为我的人生阅历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
记得刚入户走访时,尽管话说得很具体、解释得很详细,不少村民仍旧一脸茫然地望着我。跟村民打招呼,人家也不回应。在农村干了几十年扶贫队员的老张几句话解答了我的困惑:“老百姓不认得你,不愿跟你掏心窝子,你衬衫笔挺,他们觉得你是干部,不会跟你走太近!”恍然大悟的我赶紧换上土里土气的衣服,还弄了顶草帽戴上,又把鲜红的党徽别上。久而久之,草帽和党徽,渐渐成了我的身份符号。
随着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我活用“老本行”政法业务知识,摸索运用群众工作法,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对群众要时时关心、做群众工作要讲耐心、群众工作要坚持公心,对群众要有情义、对群众要讲信义——“三心二义”换来的,是群众的知心和贴心,让我在后头的日子里受益匪浅。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包片的扁形村民组村民、被誉为“难讲话”的朱大姐,见我捧着一碗“一锅烩”大口充饥,竟冒雨跑回家,主动把拖欠的新农保费用交到我手上……
来村里不久,我发现村部的宣传栏早已破败不堪、内容枯燥单一。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在小宿舍里排版设计全新的宣传展板。不到一个月,长乐村村部增添了一道风景线,不仅吸引了本村村民驻足观看,也吸引了外乡干部观摩交流。
作为一名党的扶贫工作者,我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和新闻敏感,细心捕捉扶贫工作中的每个精彩瞬间,认真收集我们党为基层群众带来幸福福祉以及老百姓感念党恩的点点滴滴。2017年以来,我撰写了较大篇幅扶贫报道一百余篇,其中《护好今天的绿水青山,就是为明日留下金山银山》等稿件先后被省级和国家级媒体刊登60余篇。
2017年6月29日上午,我在下队途中见到贫困户老徐妻子扛着水泵往田里走,一问才晓得,村里灌溉渠的水流忽然变小。当时正是水稻中稻育穗的关键期,缺少灌溉,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全村收成!我立即回村报告了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老邢,老邢赶忙喊来队里的本乡人老张和老王参谋。他俩凭多年经验判断:目前是丰水期,县里也布置了防汛任务,不大可能缺水,问题一定出在上游!接着,不少村民陆续赶来反映相似问题。老邢立即带领工作队员全体出动,直奔水渠上游。在上游地段,拥有多年水利工作经验的老王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两道人为设置的木板牢牢挡住了宝贵的水源。救水如救火,老邢和我捋起袖子就要去抬水中的挡板,却被刚退休的老张一把推开——“我来!”老张麻利地把裤脚捋起,将手机、钥匙、袜子扔到一旁,摸索着下了水。在大伙的鼓励下,他缓缓将挡板一寸一寸抬出水面——失去阻碍的水流欢快地奔向下游的长乐村。
事后我俩“外来户”才知道:出于保护野生扬子鳄的需要,附近水域不得灭除钉螺(用于观测水质),贸然接触活水极有可能感染血吸虫病原体。老同志的无声关爱,让我感激钦佩不已!回到村里,我以《两小时,这个工作队挽救了3000亩水稻》为题匆匆码好字,第一时间发给媒体投稿邮箱。随后,便有了当天“今日头条”、中国长安网等媒体接连刊载。受此鼓舞,我开启了撰写扶贫题材报道的兼职,长乐村扶贫报道的考核排名,屡登全镇榜首。
自述人:市委政法委 李擎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确保疫情防控与文明祭扫两不误,12月19日开始,弋江镇组织民政、环保等多部门,成立文明祭祀劝导志愿者队伍,通过现场劝...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