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的花开在梧桐花谷

铜陵日报 2020-12-01 09:38 大字

□李仕一

梧桐花谷,我是熟悉的,就在铜陵金山的东边、南陵东山的西边,那两山之间,是钟鸣镇水村的境界,谷地几千亩便是花的世界。

这儿曾是我工作过的地方。十五年过后的晚秋,再回到久别的故地,穿行在当年有“半分村庄半分水,二分田来七分山”之说的山村谷地,总有许多可以称作叫亲切的感觉,不断冲撞着心扉。

当年,于那青砖青瓦的院落中,围坐在破旧的八仙桌旁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端上来菜很精致,一大蓝边碗似血旺般的黄粟豆腐,一碟用凤丹皮熏制的小石魚,一盘红白双间辣椒馇,两三个青菜。我们大声说话,我们大口吃菜,我们大口喝着“柳浪春”白酒,临了再吃一碗用从金山上拾捡下来的干柴烧焖的大锅饭,那饭上再添加一块焦黄的锅巴。唉哟,现在说起,都有些要流口水的感觉了。那时候,最为经典的是每次开喝前,村主任老何说的话,叫“大菜冇得,小菜尽管吃”。

我的记忆里,水村是柔美的。温暖的阳光的包裹中,一个个村庄安详得似知足的老者,宁静淡泊。许多自然村庄的名字也是诗情画意,读一读都会醉,比如,燕子牧、花塘岭、新屋陈、田屋汪、落牛岭,多么鲜活生动,那怕须臾闭目静心,优美画面也会入脑。那时我联系这个村,走村穿户过程中,给我的感觉是置身这里是种修行。

天气晴暖,万里无云。

虽已立冬,但景致依然是金秋。几人中午时分,饶有兴致,驰骋半小时,融入梧桐花谷,我们一行是来欣赏菊花黄的。

水村老书记老姚热情接待了我们。见到老姚,我自然想起诸多美好往事。

过了游客中心,刚路过色彩艳丽的风车走廊,便闻到菊花独有的芳香。快行十多米便见到了金黄的菊花。我们有些激动,快步上前,生怕晚了点,花就不在似的,来到这“她若绽放则万花残”的跟前,弯下老腰,崇敬地举起相机拍起她的花颜秀色。

菊花不少,面积大约二十来亩,坡地而种。品种也多,有白菊、红菊、青菊和黄菊。黄菊面积最大,我们去时,十几位大妈正在采菊,老姚说这采下的菊是用来制茶用的。

兜兜转转,我们在花丛里“摆弄”很长时间,自拍合拍,欢声笑语,与花比颜,年长的人也年轻了。

菊花开得迟,且说她是老年花。有友我邀他不来居然说自打小就不喜欢菊,我不满。这老年花怎么了?她气清香远,彰显的是厚重的品格,世上有几花敢与她争艳斗香?她在深秋寒霜季节仍然花开不断,气节高傲却又表现出内敛的性格,我们大家都是喜欢的。

我望眼这些菊花,有时候我觉得她们开在山谷里,似朴素的村姑,本真的肌肤里发出淡淡的草香,让我们陶醉。我们不断放低身段,近距离地察她的容颜、观她的色彩,除了欣赏还有尊重,欣赏她的芬芳香在枯黄的季节,尊重她的勇敢绽放在人们的心中。

一阵风来,菊花那花骨朵心上泛着光泽,她开心地笑了,笑得细身颤动。我们也笑了,笑得像她一样动容。我知道,她的笑不是被风摇笑的,是见我们高兴而被感染的。不过这笑,比较起来,菊笑得稳重些、淡然些;我们要忘情些,但容易被误以为是刘姥姥笑进了大观园。风动后,菊花香更浓了。这香早已沁入心脾,我们却仍然深吸着,虽显得有些贪恋,但在干燥的季节,有花动容、人欢悦岂不是美事?!

回途中,水边有几栋木屋,看上去雅致的很。如果好友来聚,相坐一起,夜观星转斗移,品一盏菊花茶,静想人间的美好,那是不是会更好?

下午还有事要做,婉拒了老姚的再三挽留,我们带着满心喜悦、却又有些恋恋不舍地情绪离开了梧桐花谷。

回来后,发了一个九宫格的菊花图。隔壁九榔村老佘书记在微信中说我来了这为何要这么低调,说下次来一定要告诉他。我很感动。

菊花开,菊花黄,老朋友的花开在梧桐花谷。

新闻推荐

打造数字农业创新高地

近年来,芜湖市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生产智能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经营网络化等水平不断提升,特别在...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