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农村女性到民营企业家 “蘑菇姑娘”爱“折腾”

铜都晨刊 2020-09-07 09:44 大字

王翠兰(左二)和大女儿(左一)对老师进行培训。陈燕飞 摄

年轻时的王翠兰。图片由王翠兰提供

王翠兰夫妻俩年轻时和大女儿合影。图片由王翠兰提供

■ 本报记者 陈燕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王翠兰特别愿意相信的一句话。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到当地客运龙头企业负责人,从民营企业家到“铜陵好人”,王翠兰和她的家人从来没有停下过“折腾”的脚步。她相信,有什么样的奋斗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梦想成真,奋斗是桥梁。”

干个体运输过上红火日子

曾经的铜陵钟鸣客运公司董事长王翠兰今年56岁,一头短发,总是笑脸盈盈,很温和,一口纯正的庐江口音,看起来更像一位普通的农村女性,完全没有老总的样子。“我从来不称自己董事长,我只称自己是法人代表,不然感觉自己有多了不起似的。”

王翠兰从小家境贫寒,只读了几年小学就在家随父务农,聪颖好学的她种植蘑菇在当地小有名气,有“蘑菇姑娘”的美称。22岁时,她随父亲从老家庐江来到铜陵拓展业务,认识了开小货车运送水果的丈夫。1988年,王翠兰和丈夫结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丈夫是钟鸣人,家里条件特别差,在当地穷得出名,刚结婚的时候家里啥也没有。”在一穷二白的家庭里,王翠兰和中国农村许许多多普通的女性一样,守着那小小的方寸之地,丈夫开着一辆小四轮,给别人拉货,不是天天有活干,很多赊账还要不回来。“糊口都难。”王翠兰这样形容当年的日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神州大地满目春色,全民创业掀起高潮。其时的王翠兰风华正茂,不甘于平凡,勾起了她的创业梦想。人生很奇妙,很多转折都在一念之间。

看到当地有人开中巴跑客运,王翠兰很羡慕,“收入稳定,还没有赊账,别人能干,我也能干。”说干就干,她和丈夫借款好几千,花了1.1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没想到生意很好,一年能挣好几万,当年就把借款还了。”王翠兰喜上眉梢。2年后,夫妻俩决定换车,又借了5万元,在张家港购买了一辆7万元全新的中巴车。这是钟鸣街道上第一辆全新的中巴车,丈夫开车,王翠兰当售票员。“日子虽然很累,但每天的收入有好几百,晚上回家数票箱子,都是满满的,我们算是提前过上了小康的日子。”两人的小家庭过得越来越红火,上世纪90年代,这个“爱折腾”的外来媳妇,成了镇上少有的“万元户”。

过日子不能光顾自己

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从一个跑运输的个体户打拼创办成规模的客运公司。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几多磨难,王翠兰说,自己并不是女强人。

内心里,王翠兰是柔软的,“我父母都是好人,从小就教我要做好事。”热心做公益的她,几十年来资助修建5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帮助贫困学生200多人,救助过困难家庭20多户,慰问赞助各类人群资金30余万元。

钟鸣镇属后山区,镇域面积大,不少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经常是早晨天未亮就要离家赴校,晚上返回时已是万家灯火。得知这一情况后,王翠兰毅然决定成立“山区学生专用车”,公司每天出车32次接送钟鸣中学、金榔中学、金榔小学等10所学校、8个教学点的学生,开通了18条“学生专用车”线路,建立接送点95个,并选派该公司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的司售人员为学生们提供服务,每天接送中小学生达1000余人。由于山区道路崎岖不平,公司每年都要投入近10万元的资金来维修车辆,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是,为了孩子们正常上学,王翠兰一直坚持做好这项工作。

多年默默热心公益,王翠兰也被评为“铜陵好人”,并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王翠兰觉得,企业发展了,对社会要有爱心,要回报社会,感恩桑梓。

母女弘扬传统文化

2015年,铜陵实行全市乡镇通公交车,需要对王翠兰经营的客运公司进行收购,王翠兰主动配合。

“从客运岗位退下后,生活一下子就清闲了下来,反倒觉得不习惯。”王翠兰笑着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就和大女儿商量,如何再做点有意义的事。注意到现在孩子是“生活富裕+独生子+父母溺爱”,母女俩便萌生出开“国学馆”的想法,教育引导孩子从小汲取中华文化精髓,培养知书达礼、向善向上的时代新人。在前往武汉等地学习考察后,2017年母女俩在恒大绿洲开办了“童学馆”,2019年又在中航时光街开设分馆。

“现在女儿接过了我创业的接力棒,我开始慢慢退居幕后了。”创业路上,披荆斩棘,如今王翠兰仍然干劲十足,“以前很苦,现在我觉得还是挺甜的。只要你努力,你想改变就可以改变。”

女人也能办企业

人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王翠兰也经历过低谷。随着个体运输户日益增多,恶性竞争加剧。2003年,王翠兰联合几个跑运输的朋友,组建了铜陵钟鸣客运公司,由于诸多原因,企业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作为公司的股东之一,王翠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4年,她多方筹措200万元买断全部股份独家经营,成立了独资经营的客运公司,并于当年的6月1日起正式投入市场运营。

创业初期,面临50多台旧车维修费用高、没有停车场、多辆车电瓶被盗等诸多困难,王翠兰经历了所有创业者都经历过的艰辛。在苦干的同时,她下决心贷款建办公楼、修停车场,还对原有的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克服了“吃大锅饭”、“人浮于事”、“平均主义”的体制弊端,当年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随后公司开通了钟鸣至铜陵市、县,铜陵至金榔,铜陵至黄浒及南陵县的乌霞寺等多条客运班线。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公司初具规模,解决了当地1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闻推荐

脱贫后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叫张先忧,今年68岁,居住南陵县籍山镇长塘村官塘自然村,1975年11月份我与妻子汪金莲恋爱结婚,婚后育有一个儿子,当时我们家经...

南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