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上岸新生活

芜湖日报 2020-09-04 00:54 大字

在告别了自己33年的渔民身份后,今年56岁的汪学文迎来人生第二次“创业”成功。现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田间忙碌。

汪学文出生在南陵县籍山镇仓溪村一个渔民家庭,长江支流漳河流经他家门口,他家祖祖辈辈都靠在这条河里捕鱼为生。1986年初中毕业后,汪学文便跟着父亲一起上了渔船。

2019年,南陵县政府鼓励渔民交船上岸,汪学文选择主动“上岸转行”,上交了渔民证、渔船和全部渔网,离开赖以生存的捕鱼行业,“突然要退捕,心里其实还是很慌没底的。”汪学文内心充满着迷茫和不舍。

关键时刻,镇村干部加大了走访力度,全面摸清每户渔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并多次上门宣讲政策,告诉渔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积极为他们寻找新的出路,助力渔民上岸转产。

交了船开始二次“创业”的汪学文依旧离不开水。凭着之前积累的资金和养鱼经验,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他先是承包了100亩水塘发展水产养殖。2019年,他尝试着流转了50亩土地,没想到当年就获得了一笔不错的收入。于是,他铆足了劲,下定决心一定要闯出一条路,在村里的协调下继续流转了70亩地,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农场,从渔民化身农场主。

除了经营自己的家庭农场,镇里还为汪学文一家提供了两个公益性岗位,利用他多年在河里摸爬滚打、熟悉水情的经验,聘请他到籍山镇三叉河排涝站从事管护与排涝工作,每年工资10000元。汪学文的妻子也被安排到排涝站给防汛和禁渔值班人员做饭,夫妻两人在一起“上班”,这份后勤服务工作每月也为他们的家庭增加了2500元收入。

“我的渔船、渔网上交之后,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这让我对之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告别了捕鱼为伴的日子,退捕为汪学文带来了新的生活,前不久,籍山镇政府还联合县人社部门为他申请了15万元的创业财政贴息贷款,为他后续发展提供支持,扣除各种成本开支,一算账,转产后汪学文一家年收入达10万元。未来,他计划继续扩大种养规模,将自己的家庭农场做出品质和特色,开发稻虾混养项目,用“渔民”的干劲,把“上岸”后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渔民转产上岸,对于像汪学文这样的渔民来说,不仅仅只是转个产而已,还有安心。据悉,为切实做好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和社会保障有关工作,籍山镇政府工作人员通过定期走访、跟踪服务等方式,根据渔民的个人意愿筛选合适的就业岗位推荐给渔民,扶持他们发展种养业,同时为一些贫困渔民申请低保,积极帮助他们解决转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全镇28户112位在册渔民均得到妥善安置与帮扶。

汪高胜 阮拥新 李解 梅杰

新闻推荐

齐心协力让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

本报讯日前,南陵县家发镇创建办、人居办发起倡议书,动员全镇聚力文明创建“争先”,积极探索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不断补齐农村...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