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江伴老月饼

大江晚报 2020-06-05 01:13 大字

坚持纯手工

十多道工序做一块月饼

5月初,行走青弋江采访组一行来到千年古镇——黄山区仙源镇。刚一抵达,镇政府工作人员便热情地带领我们去附近一家手工作坊。“你们来的时间正好,可以看到我们这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车公牌月饼制作技艺。今天上午刚好在制作咧!”

车公牌月饼,当地人更喜欢喊作“永昌月饼”,是仙源镇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过去只有中秋节前后才能吃到,如今虽一年到头都在售卖,但也不是天天生产。我们赶过去,刚好目睹了这一美食手工制作的全过程,这在高度机械化的现代城市中已十分少见。因为一直坚持着传统制作技艺,它在2015年入选了黄山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昌月饼老板、车公牌月饼技艺传承人是52岁的项伟。他所经营的这个手工作坊,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风格,前店后厂,简单朴素。还未踏进大门,就可以闻到麻油的味道充溢着整个作坊。“我们这个月饼,和店里卖的月饼可不一样,个头上就大很多,一个能抵那些月饼三四个,每个足足有一斤重。”项伟说,永昌月饼除了大,最大特色还在于传统的酥皮和饱含麻油和芝麻的馅料。

走进制饼间,项伟的女儿、女婿以及几位师傅,正在赶制昨天有人专门定制的300个月饼。一张大操作台旁,几人分坐在两侧,有人擀面,有人包馅,有人压制,分工明确。

“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手工制作饼皮。”项伟说着,一边为记者展示。只见他麻利地擀着面粉团,面饼随着手的力道渐渐松软。“要用巧劲、暗劲,特别是擀酥皮时,层越多,最后口感才越酥。”很快项伟面前就摆了一溜整整齐齐的饼皮胚,大小极为匀称,近30年的功底可见一斑。

擀好皮,接着就是制馅。项伟说,他们的月饼馅以黑芝麻、白糖、冬瓜丁、金桔丁、南瓜子仁、西瓜子仁、核桃仁等为主,没有任何添加剂。“黑芝麻馅和纯麻油馅的月饼卖得最好,所以芝麻和芝麻油的用量很大。特别是麻油,不仅加馅料里,还要加在饼皮中。”而这两个最主要的原料,则是当地农家小磨生产出的麻油,隔着老远就能闻到那醇厚浓郁的麻油香味,做出的月饼质地温润。

“从和面开始,一直到放到炉里,整个过程需要十几道程序。”项伟的女婿江鹏一边把包好馅、压好模的月饼放进烘烤炉,一边告诉记者,炉火调到260℃,烤上20分钟后,永昌月饼才算大功告成。一锅月饼新鲜出炉,项伟热心地邀请我们赶紧品尝,他说,这热乎乎刚做好的月饼是最好吃的,冷了之后味道会打折扣的。

一个大月饼切成8份,泛着油光的酥皮内,是黑黑的芝麻馅,冒着袅袅热气,散着缕缕香气,一口咬下去,果然,满嘴酥皮香酥柔韧,芝麻馅顺滑细腻,齿颊留香。

30余载的老味道

三代人共同的热爱和传承

“我家店,是于1982年由我的父亲创立的。”聊起传统月饼,项伟有说不完的话。他说,他只知道这种月饼在仙源自古就有,能追溯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清。项伟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中秋节都吃这个,他说,当地人喊这种月饼为“大月饼”,也喊“团圆饼”,过去镇子上有好几家做这种月饼的作坊,现在只剩他家在做了。不过,中秋节当地人不吃几口这个月饼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每年中秋前,他会忙得不可开交,要请十几二十个短工,一天做2500个到3000个月饼……

项伟说,仙源人喜欢吃这种月饼,因为它是一种传统,已融入了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当中。“这么多年,其它的制作工艺都没变,只有一个方面,为了符合现代人口味,我们降低了糖分。”过去,100斤月饼馅要放40斤的糖,如今糖量减半。

永昌月饼除了吸引本地人,还拥有大量的外地拥趸。“每年茶季,很多茶商会采购我们的月饼作为点心招待顾客。其中有不少客人吃了后,最后自己找到我这来买。”项伟翻开他的通讯录给我们看,天南海北的客人都有,如今通讯和物流发达,几乎每天都有外地客人通过电话或微信找项伟,让他帮忙寄几块月饼。住在芜湖市南陵县三里的叶国根便是其中一员,问他为什么喜欢吃永昌月饼,老先生回答,这种传统的老味道,他觉得特别香,百吃不腻。

采访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在于月饼的美味,还有这小作坊内三代人的热爱和传承。

“我自己真的特别喜欢吃大月饼。每次做好,我都要吃上三四小块。”项伟说,为此他的妻子天天念叨他,认为他如今这个年纪应该注意养生,不能吃太多点心,但是项伟做不到,“那么好吃的月饼,还是刚出炉的,谁忍得住呢?”

几年前开始,项伟的女儿项文静和女婿江鹏也来到作坊里帮忙,两个90后也十分喜欢这个老味道,都是吃着这种月饼长大的。“忙的时候一做就是一整天,是有点累,不过也没什么,我们都挺喜欢做月饼的。”小伙子江鹏有着本地人的淳朴和憨厚,一直在乐呵呵地为我们展示着制作流程和细节。他说,这月饼受到大家喜爱,做月饼时,他们也是高高兴兴的。

“我爷爷项元林已经80多岁了,他如果没什么事,还经常来这里看看。”项文静和江鹏说爷爷有一句家训——“做月饼,这是一份事业,要传承下去。”

我们曾经采访过很多老味道和老手艺,太多传统技艺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不得不面临断代和失传。那些采访的最后,往往都是以无奈和惋惜收场。但在这家月饼作坊,却丝毫没有老手艺采访惯有的惆怅。三代人,在青弋江畔,简单而快乐地坚守着老味道,延续着老传统。

记者 唐乐燕 文

梅韬 摄

新闻推荐

安徽省皖南山区和沿江西部已入梅 芜湖啥时入梅?

本报讯进入6月,芜湖市雨水将逐渐增多,2-3日,芜湖市普降小到中雨,天气时不时有点闷。有市民纳闷:“芜湖入梅了吗?”记者从气象部...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