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的“愚公”书记胡太平

大江晚报 2020-02-29 01:56 大字

今年61岁的胡太平是南陵县何湾镇龙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中国好人”。凭着一股倔劲、闯劲和韧劲,胡太平带领龙山人在岩壁上掘路、石缝里找水、贫地里淘金,搬走了龙山村村民心头上行路难、吃水难、致富难这“三座大山”。当下,这位“愚公”书记又带领村民一起,和疫情做顽强斗争。

由于地处偏僻、重山阻隔,道路险阻,曾经的龙山村贫困荒凉,村民只能每月下山一次,在崎岖的山路上攀行几十里运粮、买盐。1996年,龙山人选举胡太平为村委会委员。胡太平毅然决然放下红火的生意,回到魂牵梦萦的龙山做起“泥腿子”。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心里发誓:“要想富,先修路。出山路,必须开!”2000年5月,龙山第一条“动脉”——龙凤公路全程贯通,圆了龙山人千百年来的出山梦。随后,胡太平又多方募集善款,先后筹集资金720万元,打通了全村13个村民组出山的道路,通车里程达22公里,建成了环形公路网。2019年10月底,被喻为“缩版川藏线”的佘石路正式通车,宽阔平坦的水泥道路延伸到龙山村各家各户,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

龙山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奇缺,加上变电设施陈旧造成的供电故障频发,水、电问题曾经让乡亲们闹心烦神。胡太平带领大家用37万元的项目资金完成了预算110万元的龙山自来水工程;他还带领村干部完成8个电力台区的电网改造,保障了所有村组正常用电,许多村民组还装上了在山村难得一见的路灯。

胡太平坚持将绿色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带领村民携手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功能设施;保护修缮古宗祠,建设公堂屋、民俗屋等公共建筑,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建设渨湖、南陵湖、双龙、塘梗等美丽乡村点,将龙山村打造成为“秀美南陵”幸福点。在脱贫攻坚中,胡太平始终冲锋在前,带领群众“拔穷根”。如今,特色林果药项目种植面积突破500亩,仅此项目就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近20万元,并带动该村32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就业脱贫。牡丹生态基地面积已近3000亩,全村全年年收入达5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达50余万元。目前,龙山村贫困户已全部稳定脱贫。

2020年新春伊始,还没来得及细品节日的欢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已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的情况下,胡太平再次无所畏惧,全力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龙山村户籍人口2026人,这两千多人中,有没有春节从重点疫情地区务工回来的?为掌握好人员信息,胡太平第一时间带领村8名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摸排,迅速摸排出湖北返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居家观察,督促村医上门对其进行检查,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有村民因肢体残疾行动不便,胡太平就上门为其送去口罩,帮助打扫家庭卫生,提醒他无事不外出,不参加集聚活动。目前,全村村民理解和配合度非常高,一条心共同防疫。

抗疫以来,胡太平每天都“镇守”在劝返点上,对过往的村民进行体温检测,对外地车辆进行劝返。他说,“切断传染源,让村里老百姓全部健健康康等到牡丹花开的那一天,这一切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记者 胡芳

新闻推荐

复工首周“争相抢跑”

□记者王洋周文瀚郑远复工首周,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如何?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哪些困难?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怎么样?记者走...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