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在一线的环卫所长

芜湖日报 2019-12-06 01:13 大字

□ 记者 王洋

最近几年,去过南陵县的人,都有一个印象,大到一条马路的保洁,小到一个果皮箱的设置,县城的卫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增添了城市的舒适度、美誉度。

这一变化,得益于该县近千名一线环卫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县环卫所所长范健便是其中一员。作为“领头羊”,他沉到最基层,干在第一线。雷厉风行、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环卫所长,不能在办公室纸上谈兵”

范健是一名老兵,退伍后转业到县城管局,常年从事一线执法工作。2016年10月,范健接受组织任务,成为县环卫所所长。“大家都是‘行家里手’,而我虽然是一所之长,但也是一名‘插班生’‘新同学’,我要向大家学习,争取赶上队伍。”在第一天报到召开的见面会上,范健向大家表示。

言出必行。范健将在城管工作期间养成的一线工作好习惯,带到了环卫所。从报到当天起,他不只在办公室听取工作汇报,钻研业务知识,转而花更多的时间走街串巷,到现场了解情况,向一线工作者学习取经。仅仅两个月时间,范健不仅对全县环卫工作了然于胸,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理念和工作办法。“总而言之,就是一线工作法。当环卫所长,不能在办公室纸上谈兵。”

“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县城保洁工作不够及时、精细;环卫工作效率有待加强;环卫用车的维修费用较高。”这是范健在实地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2016年末,他抓住县第八轮环卫市场化工作契机,将环卫机械化车辆作业全面推向市场化。通过改革,激发了工作活力。

“旱厕卫生状况差,污染周边环境,群众不愿意使用。但是城区内遗留的16座旱厕属于不同的主体单位,整体改造的难度大,是历史遗留问题。”利用申报卫生城市的硬性要求,范健到一家家单位做工作,推动了16座旱厕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城区无旱厕的新突破。2018年,他又主导对10座老旧公厕进行提升改造,助推了城区公厕整体建设迈上新台阶。

“运送垃圾的小型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抛撒滴漏严重,不符合环保要求,有安全隐患。”范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7年,南陵县在全市率先全面取缔三轮车、小四轮等敞口小型垃圾运输车,选用密闭式垃圾压缩车进行吊桶收集,杜绝了生活垃圾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一线实践是我们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源泉”

2018年是南陵县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元年”,县委、县政府要求县环卫部门顺应创建需要,进一步提升环卫作业水平。面对更高要求,范健迎难而上,带领一班人到周边县市调研学习,深入一线了解道路、河道的保洁现状、岗位安排、考核措施落实情况等。调研结束后,他结合县城环卫管理实际,提出了“严格实施、量化考核、细化管理”的工作举措,其核心是通过互查、督查,强化实施,推动工作提挡升级。今年,面对垃圾分类处理新形势,范健结合学习和实际,开展第九轮环卫市场化工作,在南陵县启动主要道路沿街商业网点垃圾分类工作。“主要道路人流量大,示范作用强,有利于垃圾分类全面铺开。”范健说。

不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作为一名环卫所长,范健把工作场地放在第一线,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思路在一线创新、工作在一线落实。所长带头上阵、督阵,环卫工作者们受其感染,无不工作得更加上心、更加卖力,形成了上下一心、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大清国民为什么讨厌人口普查

原创:大象公会Elephantia大象公会大清末年,中国再现妖术恐慌。文|闻韶1909年,为了仿行宪政,大清国民政部颁布《调查户口章程》...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