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 梦开始的地方
记者,一个奇妙的职业。我们所记录下的内容叫新闻,而转瞬间就会成为历史。在第20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作为一名记者,我想通过文字回顾一些瞬间,回到那些伴我成长的新闻现场。
一股劲
2011年末,我开始独自担纲芜湖交通经济广播的一档交通维权节目。那时芜湖的营运市场泛滥着一种“黑头车”现象,每天都会接到群众投诉、对管理滞后的不满,让我不断思考如何更加有力地报道宣传,打破常规更鲜活地呈现新闻现场。于是我决定“暗访”。
幸好是冬天,带上手边最好用的一部采访机,隐形话筒和线路能够藏在袖管里。下班后我一个人来到了当时“黑头车非法营运”最猖獗的两站广场,目的是录到黑车司机之间的谈话,最好跟他们聊上两句。虽然长着一张人堆里永远不会引人注目的脸,但我从小到大都是乖孩子,第一次干这种事儿还是有点紧张。初冬的晚风裹挟着寒冷一刻不停地往袖管、领子里钻,旁边饭店招牌的灯光被树杈撕裂后细碎地打在发白的水泥路上,我故作镇定地往黑车密集的人群里走。
“马鞍山、马鞍山,南陵、南陵”“师傅,哈走啊?”……“什么价啊?”我用标准的普通话回了一句,“你去哪儿?”对方一愣。我立刻意识到不能用普通话:“回南陵,我是在这儿上学的,走迟了没车了。”“80块钱1个人。”对方也放下了戒备,“行的话马上走,我那边还有2个人。”……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聊着,后来托辞价格太高迅速离开。
心,跳得很快!第一天晚上我基本录到了我要的一切。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方特二期广场前、九华南路加气站、五一广场、二街玫瑰大酒店,一共5个晚上跑了5个点。这5天,基本上是“晚上行动—白天剪辑写稿—傍晚播出”的节奏,我把采访的内容整理成播出的节目稿,其中穿插“非正常途径录制”的现场录音,有理有据及时准确地呈现了那一段时间芜湖市“黑头车非法营运”的真实场景。节目还连线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把根据节目线索依规处罚的进展第一时间进行通报。
节目播到第3天,我记得一位姓梁的听众打进了节目热线,他说:“我是开出租车的,我要给你点赞!我要给963的节目点赞!你让我们合法经营的出租车驾驶员看到了希望,你们兑现了承诺!”这期节目后来被频率的领导听到了,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我记得领导先是狠狠地“批评”了我擅自行动、这类危险的暗访不事先上报。随后沉默了一下,摇摇头笑道:“年轻人啊!我还是要为你的勇敢鼓掌!现在很多年轻记者缺的就是走出去、深入新闻一线的一股劲儿,我希望你保持,以后更加理性地、凭着这股子干劲,多出好的新闻作品。但也希望你发挥团队的力量带动周边的人,一个人出去毕竟太危险!”
一束光
2015年6月28日,上午9:00,我和同事登上无为县高铁站出发站台。从候车层到出发层的电梯特别陡、特别长,印象中这是第一次没有买票也不是为了乘车,来到火车站的站台。那天是合福高铁芜湖境内列车始发的日子,而我,就是即将见证并现场报道这个历史时刻的广播记者。
来无为前,做了很多功课。我提前采访了高铁建设单位的负责人、收集了关于合福高铁无为高铁站方方面面的资料,但登上站台的那一刻却感到这些内容完全用不上。当天上午天空中下着雨,无为高铁站站前广场上挤满了密密匝匝来乘车观礼的人群。本来十分空旷的停车场已经被停满,连道路两边的停车位也被各式车辆占据。站台上准备乘高铁出门的乘客有秩序地排着队。不夸张地讲,每隔三五米你就会撞到一个举着手机或相机拍摄的人……
电话连线接通了!“主持人好,我是记者邓清!我现在的位置在无为高铁站的站台上……”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的声音是颤抖又激昂的。现场直播的魅力就是——也许你之前准备的根本用不上,当时自己真情流露的话语却像是冥冥中最好的安排。当G7451和谐号列车缓缓进站的那一刻,它就像和我的电话连线报道约定好一样,那么恰如其分地鸣了一声汽笛!在汽笛鸣响的那一刹那,高铁车头照射来一束前照灯的灯光,好漂亮的光束啊! “大家听到汽笛声了吗?!”我大声地问了一句,顿了一下,“大家听到了吗?北京时间2015年6月28日上午9:08分我们芜湖阔步进入了高铁时代……”
时至今日,坐高铁乘动车已是家常便饭,排队候车时偶尔还会想起那束光、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一阵风
2019年4月26日清晨,我和两位同事早早儿抵达了一个新闻现场——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当时的名称)主桥钢梁合龙现场。前一天晚上,频率领导获得可靠情报,并为我们安排了无人机拍摄支持。
新闻发布会9点钟开始,我们提前1个半小时到达。负责视频直播摄像的同事点燃一支烟,半开玩笑的说:我们这是“三无采访”啊,无人机、无通稿、无对象。是啊!不同的采访对象脾气是不一样的,这次商合杭建设单位透露的信息就少得可怜,我看着手中捏着的薄薄的半张纸,上面稀松地摘录着几段商合杭建设官方发布的数据,苦笑地站起身来:咱们,做点儿什么吧!
既然你不告诉我,那我们就自己去寻找!带来的无人机旋即升空,飞到180米高的空中,把即将合龙的商合杭芜湖长江公铁大桥(当时的名称)主桥钢梁拍了个通透!编辑文字、水印,发布——我们芜湖交通经济广播报道小分队抢发了领先于新华社、人民网等媒体的独家图片!
新闻发布会开了一半,建设部门的通稿读的差不多了。我和两位同事对了个眼色,很默契地出了会场奔向更有价值的现场——商合杭主桥施工区域。远望这座桥,可算作“雄伟”;但站到桥墩正下方仰望的时候,只能用“巍峨”来形容。现场的节奏推着我们仨往前走,说话间就抵达了搭乘工人上主桥的电梯前,与其说是电梯其实就是一座“罐笼”。我30多年来第一次乘坐这种交通工具!摄像记者老王有“恐高症”,这是他进“罐笼”之后才告诉我的。我让他闭上眼睛,靠在我和另外一位同事的身旁听我们说笑话。从地平线到目的地铁路承台一共是75米,暮春时节的风透过铁丝网围合的罐笼壁呼呼作响,随着罐笼的上升气温也在明显的下降,冷!冷!夹杂着铰链的声音,一瞬间我也开始害怕起来,心里暗自后悔为什么要上这么高的地方。为了安慰周边两个同事,我故作镇定地说:我小时候在成都的空军部队长大,对高空很习惯了,这点高度不算什么。心里却在说,75米怎么还不到啊。
乘着这阵风,我们抵达了视频直播的目的地——铁路承台!没有片刻犹豫,打开视频直播,在寒风中开始了连线报道。现在回想那天,依然有几个不可思议——首先就是手里仅仅只有半张纸的数据,怎么能延续报道30分钟?跟采访对象素不相识,为什么话筒伸到面前就有共同语言?主桥钢梁合龙的历史瞬间,就这么完整地拍摄了下来。或许,这就是现场直播的魅力!
现场,每一名记者渴望的战场!它有时姗姗来迟、有时猝不及防,从事记者工作15年了,我在每一个新闻现场的磨练中成长。未来,还不可知。可不管前方是小桥流水还是惊涛骇浪,我的每次出发都会带上一颗“初心”,那是对新闻真相的渴望。
芜湖传媒中心交通经济广播邓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从市残联获悉,今年芜湖市计划为4504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每人补助药费1000元。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贫困...
南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