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再争先 质量提升促发展

芜湖日报 2019-09-12 02:40 大字

□ 记者 谢芸/文 郑远/摄

芜湖,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美誉。

傻子瓜子曾在这撬起个私经济发展的“报春花”;奇瑞汽车于此扛起民族汽车工业大旗,如今也已畅销海外;方特唱响“欢乐芜湖”城市品牌;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落地芜湖,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里集聚发展……从“点点星光”到“星火燎原”,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芜湖历史有君子,开放有名字,革命有胆子,改革有傻子,发展有牌子。

“创新芜湖,质赢未来”。质量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引擎,为芜湖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推波助澜。多年来,芜湖市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先后荣获2017年度“安徽省食品药品安全城市”、2018年度全国“质量之光——魅力城市”等称号。

完善质量工作机制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如果说长三角是高质量发展的“样板间”、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那么芜湖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和G60科创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质量提升重点工作,坚持提升与基础、监管与发展并重,不断深化市场监督管理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市场监管工作,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质量工作出台了《芜湖市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质量强市活动实施意见》、《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政策。2015年,芜湖正式被批准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质量提升行动是经济工作重头戏,务必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措施路径,明确进度要求,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擦亮质量芜湖的招牌。”市委书记潘朝晖曾对质量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2019年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市委书记潘朝晖、市长贺懋燮双挂帅的芜湖市质量发展委员会。此举对加强全市质量促进与发展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具有重要意义,也彰显出芜湖市对于加快建设质量强市的力度与决心。

在健全质量工作体制机制的同时,芜湖市深入开展质量强市、质量提升活动,推进质量强县(区)创建工作。

为促进全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质量提升,芜湖市深入开展了以 “五大示范”、“双零”、“四重”行动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提升行动。今年上半年,芜湖市组织开展“产品零缺陷 服务零距离”行动,邀请了多名国家及省级政府质量奖评审专家,深入19家企业进行“一对一”现场诊断,为企业下一步质量提升指明改进方向。据悉,全市累计开展企业质量提升座谈会19场,培训质量管理技术人员800人次。并在深圳举办了两期企业高层质量管理培训班,64位企业高管参加培训,并分行业分批次组织“学习标杆”活动。结合“四重”行动,针对电线电缆、机器人等重点产业组织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培训2-3场,培训质量管理技术人员500人次。

全市四县均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无为、南陵、芜湖三县成功挂牌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县。

抓实质量品牌升级

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2018年,芜湖正式加入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今年5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芜召开。今年6月,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芜召开。今天,2019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质量标准论坛在芜湖轮值召开。为什么是芜湖?

2018年,芜湖市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跻身长三角前十,城市创新竞争力位列全国第38位。近年来,芜湖坚持“质量第一、品牌引领”,树立了一批美誉度极高的“芜湖制造”和质量标杆。

奇瑞汽车、海螺水泥获得安徽省政府质量奖正奖;三只松鼠、凡臣电子被评为国家电商示范企业;易酒批、共生物流入选中国产业互联网企业百强榜。芜湖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成功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七年全省第一。目前,芜湖市正有序推进全市质量品牌升级“千百十个”计划,拥有安徽名牌185个、芜湖名牌137个,驰名商标41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76件,商标品牌基地14个、基地骨干企业3家。无为高沟特种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被评为安徽省首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全国首台全铝车身“小蚂蚁”上市;中电科钻石飞机成为全国首家“国外TC+中国PC”飞机制造企业;现代农机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芜湖始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全市共有3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可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电线电缆产业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18年,芜湖引进国家《标准资源远程投送系统》,系统拥有国家标准3万余条、行业标准2万余条,为芜湖市企业、行业实时免费对接最先进、权威的正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同级地市中为全省唯一。

眼下,质量芜湖、品牌芜湖和智造芜湖的竞争力、影响力正与日俱增。扎实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夯实质量工作基础,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是芜湖各级质量主管部门所践行之事。

深化“放管服”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质量提升助推高质量发展。芜湖市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一场持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让企业、群众纷纷“点赞”。

5月31日下午,临近下班时间,在市民服务中心六楼企业登记7号窗口前,聚集着几位神情焦急的办事群众,他们来自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因第二天要赶往外地签署重要合同,急需办理企业变更登记。但由于其公司股东多分布在全国各地市,若等股东盖完章再送来办理业务,时间上赶不上原定签合同日程。

窗口工作人员依据“容缺受理”制度给予其先行办理营业执照。“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幸好可以先办理后补交,不然真是不知如何是好。”据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10月起,芜湖在全省率先推行“容缺受理”制度,为芜湖市落实信用惠民便企,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出有益尝试。

今年以来,芜湖市先后制定了企业开办、企业注销、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市场监管四个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效能,为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加速度”。

芜湖市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提速企业注册审批时间。有序承接工业产品、食品生产许可权限下放,砂轮、钢丝绳等10类工业产品和乳制品、酒类等4类食品生产许可证可在市局窗口直接办理。知识产权注册商标受理窗口“一网通办”扩容至24项服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城通办”营业执照,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943户。稳步实施简易注销改革试点,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简易注销5836户。

为进一步创优“四最”营商环境,芜湖市在全省率先出台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首批梳理了不予处罚的50项轻微违法行为,推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新业态、创新型企业在发展初期提供更加宽容的制度环境。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细则,开展“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街(区)创建,助推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质量安全保障持续加强

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休戚与共。芜湖作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之城,致力于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创造城市幸福生活。近年来,芜湖市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守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三大安全底线,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买得称心、用得舒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芜湖市着力创新监管措施,持续开展新一轮农贸市场、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专项整治,推动实施小作坊登记、小餐饮和小摊贩备案管理。聚焦保健食品、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学校食堂、网络订餐平台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

今年以来,芜湖市全面清查城乡接合部“三无”食品和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收缴问题食品3804公斤。并针对医疗乱象,组织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医疗器械“清网”、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等专项整治和疫苗流通质量安全、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等专项监督检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定覆盖生产、流通和线上、线下全环节、全领域的年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芜湖市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情况定期报告制度(试行)》,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特种设备、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1331个问题隐患,严格落实“清单管理”制度,督促及时整改到位。探索建立“一书一单一报告”制度,扎实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目前已在500多家单位开展试点,取得良好成效。

在落实健康、安全的同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城市环境,芜湖市加大竞争执法力度,重点围绕“治乱”,强化行业综合治理,集中攻坚,严格依法规范市场。全年办结各类竞争执法案件1022件,罚没款407.77万元。捣毁传销窝点18个,采取强制措施和教育遣返200多人。围绕民生等重点领域立案查处“双打”案件494件、广告违法案件93件、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21件、网络领域案件55件,扎实开展“两节”打假和汽车零配件市场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

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工作,围绕“信用让消费更放心”年主题,芜湖市于“3·15”期间组织开展十七项纪念宣传活动,共受理12315中心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9721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万元。

今天,九城聚首芜湖,谋合作、话发展,进一步完善优化G60科创走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平台,必将为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芜湖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为区域联动、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新闻推荐

本周沿江江南维持阴雨天气

本报讯(记者史力)一层秋雨一层凉。近日安徽省雨水偏多,温度下降,秋日氛围愈发浓郁。9月1日至2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和淮北局部...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