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天收”到“物联网” 水产养殖父子齐上阵
谷浩和父亲研究塘中鱼的长势
以前,农村里出个大学生,父辈们都会感慨终于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了;以前,每到“双抢”,农村人都忙得脚不沾地;以前,农户承包水塘养鱼,不管也不问,一年或两年后起一网,产量极低;以前,农民多数没文化,全靠经验务农 …… 时代在变,农村在变,农民在变,农业形态也在发生变化。
南陵县许镇镇马仁村有位鼎鼎有名的大学生谷浩,他从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返乡干起父亲的营生——水产养殖。他在鱼塘边安装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实现水产养殖的定时、定点、定量的标准化管理;他多年参加县、市、省和中央组织的新兴职业农民培训,学习水产养殖新技术,走在行业前沿,且带动周围农户一起致富。作为世代务农的家庭,谷浩让家人看到农业的希望和出路,他和父辈之间有传承,更有融合和创新。
启动“混养”模式 学习前沿技术
1987年出生的谷浩,自小生活在池塘边河埂上,对农村的一切都那么熟悉。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海洋大学攻读农林经济管理学专业,后又辅修了水产养殖专业。那时,父亲在家门口承包了一片水塘。2008年谷浩毕业,留在大城市水产企业工作。2010年,他决定回乡创业,继承并做大做强父亲的水产养殖事业。
返乡后,他首先考虑要养什么,根据市场需求、综合投资风险,决定主打养殖“四大家鱼”。但是,每个水塘都有一定的溶氧量,如何在有限溶氧量下最大限度提高鱼的产量?谷浩参加各种行业内培训学习,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过不断摸索发现,不同鱼种生活的水层不同、抢食的凶悍度不同、养殖周期不同等,他在自家水产成功试验了“青鱼+鲢鳙+鲫鱼的混养模式”“草鱼+鲫鱼混养模式”。
2013年,谷浩参加了南陵县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4年、2015年、2016年,他又连续参加了市区、省级和农业部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技术培训。聪明勤奋的他,很快掌握了水产养殖的要领。很快,谷浩就将自家水产养殖面积扩大到400亩。去年,他还承包了200亩水面做“稻虾”混养,每亩地出400斤龙虾,种植的红稻米也供不应求。“从4月10日至今,每天凌晨2、3点起床打捞龙虾,然后分拣规格,一直要忙到上午9点结束才能到市场。”谷浩说。2016年,谷浩被评选为芜湖市十大杰出青年。
一部手机一套工具箱是他的“法宝”
谷浩家门前有一口鱼塘,那是父亲上世纪90年代就承包过的鱼塘,如今在他手里继续承包着。到了投饵料时间,谷浩父亲扛来一袋饵料,倒入投饵机当中,然后谷浩用手机里的“鱼儿乐”APP操作启动,投饵机均匀地向水塘中抛撒饵料。瞬间,平静的水面沸腾起来,鱼儿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争抢着吃食。
随后,他又通过手机里的APP查看水里的溶解氧含量,见溶解氧不够时,他又在
手机上远程操控启动智能增氧机。“这台智能增氧机比普通机贵1000多元,很多养殖户不舍得买的,但24小时能随时随地掌握水里的情况。”谷浩说。这是现在最先进的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能够做到数据采集、分析给出建议,同时方便操作,很多农户不敢尝试,但谷浩开始运用这样最前沿的农业科技。
谷浩还有一套工具箱,里面有各种规格的刀具,就像外科医生使用的手术工具,他还购买了一台精密的显微镜。很多时候,他会“变身”为鱼儿们的医生,不定时从鱼塘里抓上几条鱼,进行解剖或提取鱼组织放在显微镜下查看。如果发现有生病或生虫趋势,立即采取措施,如向鱼塘中增加藻类、菌类、调整饮食、及时少量用药。“我一直倡导绿色水产养殖,减少鱼塘用药,平时鱼的保健很重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就能少用药。”谷浩说。
父亲25年前也承包鱼塘 自叹变化大
在与谷浩交谈时,他的父亲谷雨一直在旁边,有需要时就帮忙。父亲谷雨说,30年前,村子里几乎都是种地的,自家也种几亩薄地。为补贴家用,1994年他开始承包鱼塘,也就是自家门前的这片塘口,但那时是多人股东制。“一片塘有5个股东10个人。”谷雨说。那时鱼苗放进去就没事了,从不投喂饵料,股东们都是该种地的种地,没有在水塘里上过心,过一两年起一网上来,“最多200斤,那么多人分,挣不到钱”。
1998年,其他股东们见承包水塘挣不到钱,纷纷不干了,谷雨便承包了鱼塘。这时候,他开始有意识地给鱼喂小麦、油饼,但是因为没有技术,也不挣钱。2005年,他在四里八乡领头喂饲料,产量稍微上来了,但病虫害也不会治。即便如此,谷雨连续多年被当地政府授予“致富带头示范户”。但看到儿子谷浩做水产养殖,他不得不佩服知识、技术和前沿资讯的重要,这些看不见的东西能实实在在提高效益。儿子身上敢于尝试创新的部分,也是他自叹没有的。“搞什么农业物联网,在手机上就能操作,我们不会弄,也不敢尝试。”儿子还有令他骄傲的地方,就是他的学习领悟能力特别强,成为附近的技术能手,经常指导其他经营户。
现在的农村农民跟以前大不一样
谷浩和父亲两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他说爷爷那一辈家里都是务农的,到了父亲这一辈,多年前也都是务农,现在很多都从事别的了,但二叔家仍然在种地。
“家里有二三十亩地,一部分种着大棚花卉,一部分种着水稻。根据土壤肥力,花卉和水稻交叉着种。”谷浩二叔说。自己一直在农村务农,以前家家户户就种个几亩地,根据人口分田,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挣不到钱。现在很多农村人外出打工,土地流转给大户承包,打工能挣钱,还能拿土地流转费,自家地还不荒,这是几重好处。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工作的机会很多,不像以前只能困在农村。
记者采访时,恰逢农村“双抢”(抢收、抢种)时节,记者看到田里都是机械耕作,农户们悠闲地待在家里。这触发了父亲谷雨的感慨,“现在的农村、农民跟以前大不一样。以前犁田用水牛、除草用锄头、插秧弓着腰,样样都要人,双抢是最忙的。现在平田用推土机、插秧有插秧机、收割有收割机、打农药用无人机喷洒,全程机械化,就是80岁老人在家也能种500亩地了。”
谷浩的身上,完美继承了祖辈们的勤劳、踏实、吃苦精神,但也具有祖辈父辈们没有的东西——那就是学习、创新、学以致用的精神。
记者 李贾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如今很多年轻人,家庭条件优越,长期花钱大手大脚惯了,成了“月光族”,一旦遇上“饥荒”就难以忍耐,冲动之下往往做出触犯...
南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