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唱响脱贫致富经

芜湖日报 2019-03-22 01:18 大字

位于南陵县籍山镇东部的长乐村,曾是该县两个贫困村之一。如今,这里不仅如期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贫困发生率低于0.027%,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零”的突破,达24万元以上,超出计划收入227%。产业经济形成了以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支柱、以村民自主创业项目为支撑,辅以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生产为支持,基层党组织全面帮扶的“三支一扶”发展格局。受其带动,全村有劳动能力的22户贫困户落实了就业扶贫措施,户均年收入增加逾千元。

该村摸索尝试“火车头经济”1+1+N模式,即:具备一定条件的党员创业者当好“火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村“两委”当好“助燃剂”,从政策上大力扶持;有创业意愿的村民作为“车厢”,通过挂靠“火车头”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举措有效激发了长乐村民的内生动力,摈弃了以往“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温暖”的消极思想,推动了返乡创业热潮。在其带动下,村里先后涌现出种养虾大户、贫困户徐德旺,种粮大户、贫困户李爱农,“葡萄西施”军嫂李侠,蘑菇大户胡根生,年糕大户杨邦虎等一批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农民创业者,成为该村个体经济的“金种子”。

在努力发展好村集体经济、培育和带动村民自主创业的基础上,长乐村结合“村出列、户脱贫”总目标,以产业扶贫项目基地为平台,带动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本村实现就业务工,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切实提高其参与度和获得感。此外,村里与获得政策支持的个体经营户达成意向,当产值收益达到一定数额时,优先雇用本村贫困户就业。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项目和个体经济产生了超过30万元的经济效益,带动了22户贫困户就业,为每户增加了近千元的经济收入。李擎天

新闻推荐

记者暗访出租车营运 这三处的待客车辆,有不违规的吗?

在高教园区,出租车不打表、加价现象屡见不鲜。出租车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名片和窗口。但是出租车违规经营现象,常...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