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队长陈中信: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芜湖日报 2018-10-16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 周文瀚

陈中信是南陵县工山镇乔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自2017年4月驻村那天起,他积极转变角色,主动加强学习,认真落实扶贫责任,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刘叔,黑猪养得怎么样?今年应该能增收不少吧?”“陈书记,要是我这十几头猪都能卖出去,应该能比去年增加不少。”通过与贫困户拉家常,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愿望和诉求,并积极努力地解决问题,这便是陈中信帮扶的方向。据了解,贫困户刘四海脱贫之前一家人全年收入只有2000元,如今通过政策支持和扶贫干部帮助,年收入能够达到8000元,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2017年,陈中信在到村上班的第二天,便接到单位电话,要求原短期挂职干部就地转为驻村扶贫干部,时间由原来的6个月变为3年半。面对家庭困难和组织需要,他毅然选择了留下。于是,他向周围的基层干部请教,向第六批选派干部学习,与村民打成一片。一个月下来,整个乔村被他跑了个遍,脸黑了,人瘦了,嗓门粗了,他的工作方向也清楚了。镇党委委员程绪峰告诉记者,陈中信到了乔村之后,逐户走访贫困户,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为每一户每一个人制定帮扶计划,短短时间内他走遍了每一户人家,对每一个贫困户的情况都非常了解。

乔村村产业结构单一,山多地少且分布杂散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如何让这片土地焕发生机?经过与村“两委”干部的反复商议、与党员群众的多次交流,陈中信将目标投向了青梅种植。说干就干,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和争取,2017年8月,他们与溜溜果园集团签订了联手打造青梅产业种植基地的合作协议,并由溜溜果园无偿提供15万元的梅苗和管理技术作为支持,同时以高于市场5%的价格回购梅果。

为充分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在陈中信领导下,该村成立了永泰青梅种植合作社,贫困户既可选择入股也可以务工;合作社无偿提供青梅树苗、技术指导、抚育资金,并负责梅果收购,实现了基地与贫困户在资金、服务、订单上的多重链接。通过青梅产业的带动,2017年,194名贫困户顺利脱贫。陈中信告诉记者,当梅花盛开了,到时候乔村将通过梅花观赏、农家乐,把青梅种植产业与二三产业进行融合,进一步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相聚大篷车 共同看发展 南陵大篷车之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芜湖的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当下再忆往昔,你会发现,时光变迁中芜湖的发展有多惊人。今年,芜湖传媒集...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