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枚 银 元

大江晚报 2018-08-06 01:13 大字

民国时,南陵县弋江镇乡间有一老妪在丈夫驾鹤西去后,见自己数病缠身在世的时日已不多了,就意欲将自己身上仅存的三枚银元分给两个儿媳妇。平时,大儿媳待婆婆不好,有点恶;二儿媳对婆婆不错,心善良。三枚银元怎么分给两个儿媳呢?老妪本想借机惩治一下大儿媳,出一口怨气,可仔细一想自己已是个行将就木的人了,没必要耿耿于怀地去计较大儿媳的过错,于是便很大度地将一枚价值不菲的“龙洋”作一份,另两枚价值平平的“袁大头”作一份,让两个儿媳妇拈阄分了。

拈阄的结果,大儿媳得了枚“龙洋”,二儿媳获了两枚“袁大头”。按当时的银元市价来计算,大儿媳的“龙洋”要超过二儿媳的两枚“袁大头”多倍,但大儿媳拿着自己所得的那枚银元心里就是不踏实,总觉似吃了什么亏,要找弟媳妇重拈阄。好在二儿媳并不怎么看重这点小钱财,见嫂子要废阄再次重拈,当即也就同意了。只是,再次拈阄二儿媳多了个心眼,她找来纸、笔及红印油,让两人将再次拈阄的结果写在纸上,然后再各人签字、画押、按手印。大儿媳因想得到两枚“袁大头”心切,便一点没细思就顺从了。

再次拈阄,大儿媳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枚“袁大头”,可就在她高兴没多久时,又意外得知二儿媳手中的那枚光绪库平七钱二分的元宝——自己原先拈阄获得的那枚“龙洋”,竟然属一件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于是,不甘吃亏的大儿媳又要找二儿媳翻脸毁约,但二儿媳此次死活不依了。一个要毁约,一个又不从,于是妯娌俩便吵闹着上了公堂。

公堂上,断案的老爷问二儿媳:“你为什么第一次愿与嫂子废阄重拈呢?”二儿媳说:“嫂子平时待婆婆太差,而我婆婆又不敢得罪她鸣冤叫屈;现在我这么做,就是故意觅机会替她老人家伸张正义哩!”老爷闻之一惊,遂差手下人传老婆婆到堂作证。老婆婆到堂后,矢口否认说没有此事。老爷见二儿媳诬告嫂子正有些不容,而此时的老婆婆又在老爷面前替二儿媳找词圆场,并最终获得解脱。

婆婆在公堂上一反常态不说实话,这使蒙了一头雾水的二儿媳很有些不解,她一到家就问婆婆:“妈!嫂子平时待您不好,可您在公堂上为什么还替她藏着掖着说谎话啊?”“家丑不可外扬哩。”婆婆有点力不从心地说,“不错,你大嫂平时是有不少地方对我不好,可我要是把这事给张扬出去,伤了她的面子,岂不也丢了我的脸吗?!再者,她有错,我不讲,让她自个儿慢慢消化,时间长了,或许还能改正呢!”

之后,大儿媳不但没再找二儿媳提调换银元的事,还将功补过地待婆婆很好,并最终使老人家病体转危为安了。

□ 张东辉

新闻推荐

堂弟借钱未还 堂兄出手“教训”被拘留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亲友之间的经济往来不清往往引发纠纷,面对不按约定期限还钱的亲戚,动手教训出出气是否可行呢?南陵县...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