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党群户联体 一抓双促显身手 ——南陵县许镇镇黄墓村典型案例

芜湖日报 2018-07-13 02:08 大字

贫困户送来致谢锦旗

黄墓村位于南陵县许镇镇西端,以三国黄盖墓而得名。全村下辖15个村民组,人口3348人。2014年7月,黄墓村被列为南陵县未出列的贫困村之一。当时村党组织建设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处于空白。村里没有条件为老百姓办实事,也没有资金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民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围绕“一抓双促”,即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要求,通过构建“党群户联体”载体,连接起党员群众之间的情感和利益,有效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为促进乡村振兴构筑了坚实可靠的党群基础。2017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156人顺利实现脱贫,村集体顺利摘帽出列。

黄墓村构建“党群户联体”的初衷,是立足乡村振兴中“治理有效”这一目标定位,在抓党建与促振兴之间搭建有效载体,通过户户联扶贫、联产业、联文明、联文化等,推动党建工作延伸和拓展,最终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在理念上突出“三共”“三带”“三作用”。“三共”即“共商共治共享”。共商,就是有事好商量,村民对村里发展提出自己意见建议;共治,就是共同行动、全员参与,村民和村“两委”共同把村级事务治理好;共享,就是走抱团发展、共同致富道路,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三带”即党带群、富带贫、强带弱。“三作用”即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群众自治主体作用。在具体实践中,黄墓村将“党群户联体”定位为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互助体。从构架上看,类似于“四级金字塔”形,塔尖一级层面为村“两委”,代表基层党组织;二级层面选取1名村干部或有威信、有带动能力的党员作为户长;三级层面可设若干普通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四级层面可吸纳多名贫困户、普通户、非党员经营者等参与,所有成员以共同价值取向和利益目标为纽带,组成了大小规模不一、参与人数不定、呈现类型不同的有机整体。按照这一思路,黄墓村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型、项目收益型、互帮互带型、纾困解难型“党群户联体”。

“以前也想做养殖,但一没资金二没技术,担心养不好,现在加入了户联体,有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信心很足。看,这些鸡苗长得多快,再过几个月,就能产蛋了。”村民邓绪富口中的师傅名叫邓修满,他是村里的党员养殖大户。去年5月,他被村党组织推荐担任互帮互带型“党群户联体”户长,与户联体内的2名贫困户邓绪富、史兰英达成协议,由邓修满免费提供鸡苗,并在养殖技术上进行指导帮助,等贫困户将鸡苗养大后,他再以市场价进行回购。由于两家离得近,邓修满三天两头就到邓绪富家,看看鸡苗的生长势头,并及时送来疫苗、精饲料等。用邓修满的话说,几十只鸡苗对他来说是小事,但他不能一送了之,既然是用来帮扶并回购的,他就得负责帮助贫困户把鸡苗养好,让他们真正受益。正是这样的互帮互带,使养殖大户与贫困户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如今仅此一项,就让邓绪富和史兰英两家每户年增收1000多元。

作为出入村里的必经路口,丁黄路与三荻柏油公路交接处坡面高度差约20厘米,极易引发交通意外。村干部数次向上反映,但由于工程招投标原因,问题迟迟未能有效解决。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何坚明得知这一情况后,身为纾困解难型“党群户联体”户长的他坐不住了,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市县两级公路管理部门,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办法,从第一次现场办公,商议方案到人员进场施工,铺设沥青,前后仅用一周时间,就将入村道口平整修复,消除了村民日常出行的安全隐患。事后,周边群众纷纷要求加入何队长的党群户联体。户联体内成员蔡克华说,“修路这事儿办得好,老大难问题解决了,以后出行安全多了。今后要是有什么困难诉求,就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说,相信他们一定会为我们老百姓做主,替咱们说话办事的。”目前,黄墓村15个村民组全部通了水泥路,百亩以上塘口全部完成清淤,黄墓村也荣获“省级森林村庄”称号。

在村党总支书记兼“户长”邓小三的积极协调下,村里扶贫产业项目——绿叶菜大棚基地的经营者,也主动加入项目收益型“党群户联体”,并拿出一部分大棚,以长期用工、大户代养、临时用工等形式,带动户联体内30户贫困户每户收益分红500-1000元不等,同时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6万多元的稳定收益。黄墓村还依托张银桥、蔡克华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在党员种养大户带动下,大力发展特色生态稻暨品牌粮,带动户均增收600元。

新闻推荐

南陵县博文中学开设“北外班” 助力更多学生留学国际名校

说明会现场本报讯6月30日上午,南陵县博文中学在该校多媒体教室举办了博文中学北外留学班项目专场说明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