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墓 渡

芜湖日报 2018-05-23 01:22 大字

少年时随母亲到繁昌浮山走亲戚,路过新林。母亲站在新林大堤上,指着东边的漳河对岸说:“那边傍河而筑的一片民居,就是我们南陵的黄墓渡。”母亲把“我们南陵”四个字说得特别重,有一种躲不开的亲昵。

漳河水淙淙流淌,西边又有风景优美的群山守望,从此黄墓渡就像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印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有一次,我随芜湖作家到黄墓渡采风,才对黄墓渡有了零距离的了解。漳河原来是南陵到芜湖的水上交通,黄墓渡口处在这条河的中间,它曾经起着中转站作用。桃花汛期小火轮在河中缓缓穿行,渡口上满是从这里上船到县城或到市里的旅客。汛期过后进入秋季,老艄公的橹摇得更加频繁,漳河东岸的圩区各家各户必须要烧山柴,因为山柴燃烧时间久,适宜冬季取暖。圩乡村民们过河到新林的山里花钱买一块山,自己砍,早上过河上山砍柴,傍晚挑着柴过河回来,花钱少,砍的柴又多。也有新林的山民们自己砍柴挑过河,在黄墓渡的小镇上卖,每担柴价格虽然贵一些,但也方便了那些没时间过河买山砍柴的人。还有圩民家娶媳妇做新房过河卖毛竹,或者是新林的山民们扛着毛竹过河在黄墓小镇上交易,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他们路过小镇都会在路边的小茶馆里坐下来休息一番,点几碟小菜尝尝仙坊酒,消消疲劳,抖擞抖擞精神。人分河两岸,兴在一杯中。

黄墓渡不仅是一个繁忙的渡口,它还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三国时期,东吴战将黄盖就葬于此。黄盖是东吴三世老臣,有勇有谋。“苦肉计”让其名闻天下。罗贯中赞扬他“勇将轻身思报主,谋臣为国有同心”。后来黄盖在春谷(南陵)任职。悠久的历史沉淀,黄墓渡给人一种深邃的诱惑。

眼前的黄墓渡,街道是石板铺成的,由南向北延伸,弯曲但干净畅达。板门、板窗、板铺的店面,错落有致、古色古香。店铺虽然不那么富丽堂皇,也没有高档商品,但小商品还是齐全的。穿街而过,没有看到卖柴的,也没有看到卖毛竹的,顾客不多,我想这大概是露水街吧。“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

出了小镇,来到渡口。久雨后,天气刚刚放晴,河埂边有一条泥泞的小路延坡而下通向渡口,两岸没有要渡河的人。远远看去只有漳河还笼罩在轻纱薄雾中,站在河岸上很久也没有看见过往的船只,唯有河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荡漾。渡船静静地躺在河旁,让河水一波又一波地嬉戏着。船头成了水鸟的舞台,一会儿啄啄羽毛亮亮身姿,一会儿清清嗓子高歌一曲,它们的生活淡泊而平静。

谈 怡 中

新闻推荐

心香和泪忆师长

4月26日,方成同志走了,走得那么匆忙,3月底入院以来,还未及深谈受教,就永远将背影留给了我们。可是,在我心中,他的身影仿佛并未走...

南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陵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