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的“美容师”

芜湖日报 2018-03-28 01:09 大字

□本报记者 赵丹丹 通讯员 朱楚明

在南陵县家发镇的钟村、天马、湾桥等自然村,不论严寒酷暑,都能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勤劳的身影:71岁的环卫工章学松拿着扫帚、畚箕等工具,认真地把小山村打扫得整洁一新,使美丽乡村的“颜值”得以长久保持和不断提升。

章学松是家发镇联三村峒冲组农民。近年来,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章学松的家乡整体面貌大为改观,这让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然而,看到有些村民仍然改不掉乱扔垃圾的陋习,村内生活垃圾随处可见,与“洁美家园”存在很大反差,章学松心里很着急。2015年,他主动向村里申请当一名清洁工,向损害乡村美丽容颜的垃圾“宣战”。

章学松原先在本村峒山阮村民组清扫垃圾,因工作兢兢业业,2017年被村委会安排到有300多户村民、生活垃圾较多的钟村、天马、湾桥等3个自然村和村部一带从事卫生保洁工作。为完成繁重的清洁任务,每天清晨,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时,章学松就拎着扫帚、畚箕出门,把所在范围内的马路清扫一遍后,再沿着村巷清理各家门前的垃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夏天,村里生活垃圾相应增多,章学松从凌晨3点起便打着手电筒开始清扫;冬天,寒风刺骨,他坚持按时上路清扫,工作量丝毫不打折扣。哪怕到了下雨下雪天,章学松也奔走在村巷、马路上,四处捡拾垃圾。有人问他:“下雨天,你也不在家歇歇,图个什么?”他笑笑回答说:“图什么?图个好心情,图给大家一个好环境。”

村里有一家大饭店,每天产生不少垃圾,特别是夏天,垃圾堆里蚊蝇乱飞,臭味难闻,章学松每天及时给予清理。坐落在村境内的一个单位,操场边有一座12立方米的垃圾池,每隔一段时间就积存了大量垃圾,夏天时散发恶臭、苍蝇飞舞,每次清运章学松总是率先下到池中,用钉耙将板结的垃圾挖出,再一筐筐装上车。村内宽5米、长2公里的马阳河杂草丛生,每到汛期时经常影响水流畅通,2017年6月,汛期来临之前,章学松义务参与村里对河道的清障工作,顶着烈日忙碌了整整4天。

尽职尽责的章学松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人。2017年7月,村里有位拖运垃圾的环卫工人生病,清运垃圾十分吃力。章学松二话不说,每次都热心地帮助他清倒垃圾,一直坚持到该环卫工人康复为止。同年,章学松的小孙女在外捡到一部苹果手机,他立即四处寻找失主,并婉拒了失主的200元酬金。

新闻推荐

具备中职 办学资质学校名单公布

本报讯市教育局昨天公布了芜湖市2018年具备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办学资质学校和招生专业名单,今年将报考中职学校的中考生要注意了。据了解,根据教育厅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新设国家严控专业备案和2018...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