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之光 俯身乡土中国(下)看见乡土的力量

华西都市报 2018-02-25 05:37 大字

回望历史之光 俯身乡土中国(下) 梁鸿

春节假期结束,人们返回工作岗位。起身告别故土,思考却并不停休。如果说人是一棵树,那故乡就是土壤,人们的神经末梢向土壤深处延伸,在故乡找到成长的根系,精神栖居之处。如果说人是一条河流,那故乡就是田埂,不动声色地托举着河流,是人潜意识中深深的安全的依赖。在中国,故乡与乡土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的故土来处,我们的乡邻命运,是火热时代的一部分。借着阅读,我们透视大地,春风在望,更深了解我们的祖辈,就是更深了解我们自己。

■乡村五姐妹成长故事

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生活图景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是一部长篇散文,作者讲述姐妹五人成长故事,也让乡村生活及其变化在其工笔描绘般细致的笔下得到温润有光的呈现。姐妹间相互的照顾与情感的牵念,是作者童年及少年时期最宝贵的礼物。沈书枝以一贯细密工整的文字、冲淡平和的语调讲述着姐妹五人之间的情感和各自的人生故事。在一页页翻开记忆中或心酸或温情的故事之时,沈书枝更用一支干净且克制的笔,记录下一代人的成长,将新一代农村人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新奇和因不适带来的痛楚平实地呈现出来。

作者沈书枝1984年出生,安徽南陵人,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沈书枝的文字平和质朴,字里行间又饱含温情与诗意。曾有评论比喻她的文字“如同薄暮时分眺望平原地区的山峦,隐隐的轮廓轻微起伏,有说不出的优美淡远”,但是“又别有一种贴近泥土的沉稳和扎实”。这与她的乡土生活经验有很密切的关系。她的作品大多根植于养育她的那一方水土——安徽岭南的一个小村庄。沈书枝曾在文章中写道:我想成为一个家乡的自然书写者,想要记录下它风土的变迁和在其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与情感,不独艰难而生气自足的过去,也及今日的凋敝和令人疑虑的未来。

■没有沦陷的故乡焕发生机

当很多地方苦于没有故事,没有古迹,拼命附会编造历史,人造景观时,在山西有这样一个地方,它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一山一水一村一庄都充满了神奇的传说和历史,每一个人仿佛都是对掌故津津乐道的“历史学家”,这个地方就是绛州。光绪版《直隶绛州志》记载养龙池:“《遁甲开山图》云:绛州有阳石山神龙池,黄帝时遣云阳先生养龙于此,国有旱,即祀池请雨。”据说绛州地面古时叫“御龙国”,是孔甲养龙地,养龙池就在今天龙兴镇龙香村北的凤凰岭下。这些记载内容,今人只能将之视为传说,但新绛州却实实在在有多处与“龙”有关的赤龙潭、龙头泉、龙谷泉等地名和景点,龙香古柏、龙兴寺和龙兴宝塔尤为不能忽视。

在《不是所有的故乡都在沦陷——走绛州》中,作者萧淑贞梳理了绛州的历史,展现了农耕文明的特点。农耕文明在此发源,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商人,又以发达的农业为核心,集成了繁荣兴盛的手工业和小商业,音乐、美术、建筑、民间艺术乃至民俗、饮食也欣欣向荣,成为经济、文化艺术和生活自成一体的农耕文明的标本。这里也浓缩了农耕文明的兴衰历程。在农耕文明时代,它繁荣辉煌,盛极一时,但在工业化的洗礼下,却经历了“落后”和失落。改革开放后,因为没有煤炭,没有矿产,曾经的“小北京”几十年如一日地不变,似乎被周围其他原本落后的县甩在后边。然而,在困顿之中,它仍然顽强地延续着历史的脉络,保持了小商品集散地和教育热土的魅力。它以乡土的力量顽强地抵挡了工业和城市对于农村的破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没有沦陷的故乡,还重新焕发生机,迎来文化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机遇和希望。

■打工子弟的心灵笔记值得倾听

晶亮的童眸里盛满故事。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们,因随父母迁徙奔走,过早经历了人生的风霜。当经过写作训练、能够初步以文字来较自由地倾诉自己的生活和心灵的时候,孩子们的笔下就可以呈现出很多令人或惊讶、或唏嘘、或感慨的东西。《追随:中国打工子弟心灵笔记》一书是从北京市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100多万字的学生课堂习作中筛选出来的,56个小作者,112篇心灵笔记。这些小作者的年龄大致在11至13岁,来自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小学生们的课堂习作,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显然是非常稚嫩的。但作文中孩子们写出离别父母的苦痛,重回怀抱的温暖,求学路上的挫折,迁徙途中的迷茫。尤其是少年们的视角往往非常独特,带着灵气与清新,让人惊喜。而孩子们小小心灵的期愿、渴望,以及处困境但依然阳光向上的精神,也令人内心柔软,值得俯身倾听。

■三农问题专家调查“最后一公里村庄”

当下,乡村治理是难点,也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现代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乡村治理中的“无尾”工程,如大型水利设施、通村公路及农技服务站等皆因“最后一公里”未落成。国家投入解决了农村存在的一部分问题,但国家投入不是万能的,国家不可能为所有人提供全面完善的公共服务,很多公共服务还要依靠农民自己解决。这就是国家无力解决的从国家投入到农民需求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最后一公里村庄》是著名三农问题专家贺雪峰教授经过10年调查,深入全国千余村庄后的全新著作,纤毫毕现地展现中国农村。作者遍访中国农村,解析当下农村的实际现状,立足农村治理困境,聚焦中国城乡发展之路。《最后一公里村庄》涉及当下多种社会现象:高价彩礼、多样化养老、复杂乡村生活秩序,特权低保户,等等。同时从实践中延伸出新的热点话题:村庄的类型、家庭生命周期、熟人社会、农村信贷等。

■梁鸿:作家不应该把农民形象概念化

关于农民的书写,在文学史上有很多经典的形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农民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种变化也应该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及时的体现。作家梁鸿就认为,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不应该把农民的形象概念化,刻板化。“一提到农民,就说保守、愚昧、麻木,等等。作为一个写作的人,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不能这么偷懒。出身河南农村、如今在人大当教授,同时从事文学写作的梁鸿,这么多年感到“肩上有一个非常大的任务——我想告诉大家农民不只是那样的,农民不只是你想象中那样的农民。如果说后代作家不能贡献一个新的形象的农民,我觉得这是很无能的。我们要有一个崭新的眼光。”

在这种思考背景下,梁鸿在小说《梁光正的光》中塑造一个比较新颖的农民形象:梁光正。在特殊年代,他与一个瘫痪在床的妻子、年幼的四子、一两个情人、四五个继子和无尽的对生活的热情。他穷困潦倒,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但活得堂堂正正,敢爱敢恨,活得有尊严。其实他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梁鸿却爱之弥深。她觉得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需要向光而生,哪怕像堂吉诃德一样自不量力地向着风车作战,也应该抗争到底。她慷慨赋予了“梁光正”很多不合时宜的品质,这种品质既有中国传统所谓的古道热肠,又有奉献精神。梁鸿说,“我写的梁光正,他很荒诞很好笑,但他又有自己的一点点坚持。他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只不过刚好他的身份是个农民。首先他是一个人,其次他才是一个农民。”

新闻推荐

微电影《再孕之乐》上映

本报讯(记者汪潜通讯员王奕扬)日前,由南陵县卫计委、家发镇人民政府、县新闻传媒中心、芜湖逆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芜湖市首部反映“全面两孩”题材的公益微电影《再孕之乐》上映。电影《再...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