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互联网+ 产业链延伸 功能拓展 芜湖农村产业涌现多种融合模式

大江晚报 2018-01-10 02:49 大字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抓好农村三产融合,就抓住了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牛鼻子”。芜湖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情况如何?据市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芜湖市农村产业融合涌现出了功能拓展、“互联网+”、产业链延伸、科技渗透、园区集聚等融合模式,在开拓增值空间、提升供给质量、促进供需衔接、提高生产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各类融合主体大量涌现

据了解,如今,芜湖以南陵大浦、溜溜果园、同福碗粥为领军的国家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一方面通过产业融合为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合同租订”、“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如同福碗粥公司吸纳周边500余名村民就业,与5.4万户农户订立合同,2016年共收购大米等各类农产品17.9万吨,收购金额达16.1亿元。溜溜果园公司吸纳周边1600余名村民就业,与6万余户农户订立合同,2016年共收购农产品金额达6.5亿元。

从数量上看,芜湖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截至2016年底,全市有家庭农场4035个;农民合作社2022个,比2012年增加1156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比2012年增加4家。作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对于传统农户拥有更多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

“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随着电商企业加快在农村布局,芜湖农业与互联网加快融合,不仅有效促进农业供需对接,也带动了种养、加工、存储、包装、物流、服务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县级电商中心8个、镇级服务站30个、村级服务点569个,已基本建立起县、镇、村三级全市农村电商基础网络,有力地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

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打造网货精品,形成了“溜溜果梅”“渡江宴”“李老奶奶”“溪花小磨麻油”等农产品电商品牌,南陵县优选当地百个农土特产统一冠以“南陵尚品”。无为县通过引进的“上海蟹状元”“芜香蟹”等电商,开展“互联网+养蟹”项目,带动水产养殖效果明显。

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纵向延伸融合,实现农资供应、育种涉农服务等前向融合,精深加工、物流运销等后向融合,有效把控产品品质,延伸扩大高利润链条,增强比较效益和竞争力。

功能延伸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

近年来,芜湖依托农业、农村优势资源,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耕文化、农家生活、农村风情风貌等要素,推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拓农业增值空间,初步形成了“江北山水田园景观”“江南慢谷文化长廊”“水上慢城采摘体验”和“山岚碧水生态观光”四条休闲农业旅游带。

芜湖县绿荣山庄是“省级农业休闲示范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四星级农家乐”,其依托“田园、山水、森林”等资源,主打自然生态、木屋别墅、户外活动和垂钓采摘等农事体验,吸引了周边省、市大量游客。

据市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市拥有美丽乡村147个,占全市乡村总数的22.2%;全市培育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省级示范点16个、市级示范点37个,各级示范点合计拥有从业人员945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8.63万户农户增收;全市休闲农业企业269家,较2012年增加50家。记者 汤荣汛

新闻推荐

从工作队到“战斗队”

长乐村位于南陵县籍山镇东部,面积约5平方公里,下辖27个自然村,全村现有户籍人口37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29人,全村仅1户2人未脱贫,2017年年底前该户脱贫、出列摘帽。长乐村扶贫工作队坚持以党建...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