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葬、树葬、草坪葬…… 你愿以这种方式告别世界吗?
去年以来,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积极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消息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
又是一年冬至临近,对于丧葬形式的讨论再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将骨灰放在可降解环保材料做成的骨灰盒里,放在泥土里;半年后,骨灰将与泥土、草木、鲜花融为一体……你愿意以这种方式告别世界吗?
全市生态葬占比仅为0.33%
电影《非诚勿扰》里有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李香山死去,骨灰被埋入花盆,墓园绿草如茵、树木郁郁葱葱,四周鸟语花香……
“花葬是一种生态安葬方式,将逝者骨灰集中安葬在可降解的盒子内,半年后骨灰将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让逝者安详地回归大地。”芜湖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殡葬”也称“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泥土中的新型葬法。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生态殡葬具体又可分为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等形式。
生态安葬不仅出现在电影镜头中,近年来,芜湖市也一直在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据统计,5年来,已有333位选择了树葬花葬,民政部门为此举行了4次集中安放仪式。不过,从芜湖市年均2万位安葬量计算,这一比重仅占0.33%。
“目前,实行骨灰节地生态安葬者在死亡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还非常小,这就更需要有人去宣传、去推动、去倡导,去率先垂范。”市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人们开始关注这种告别方式
昨日,记者与几位选择生态安葬的家属取得联系,聆听他们的初衷。
“妈妈生前就非常喜欢养花养草,这回安息在花丛中,她在天有灵,应该很高兴。”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属说,“花葬这样的方式,让逝者回归自然,仪式也很庄严。”
“弟弟已经过世30多年,骨灰一直寄存。”邢女士说,弟弟年轻的时候生活就很艰苦,崇尚节俭,愿意接受生态安葬。能够让他在故乡的自然里长眠,也算了了自己平生的心愿。
针对“能否接受生态安葬”的问题,记者也进行了随机访问。
“我能接受生态安葬,但要我为亲人选择,就不一定了。”40岁的市民王先生坦言,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殡葬是一件大事。传统观念中,殡葬常被看做是生者对死者最后一次表达孝心的机会,因此家属多会选择“厚葬”。
今年68岁的许女士则认为,生离死别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只要后代子孙心里念着你,就会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将家族精神发扬下去,“告别水泥、大理石,回归自然,是很好的选择”。
“孝道应该是体现在行动上。买再好的墓地、烧再多的纸钱也不能替代对亲人生前的孝道。”今年30岁的何先生告诉记者,新的告别方式已在家人、朋友们的心中悄然改变。自己的父母已经明确嘱咐自己,在他们百年之后选择树葬或者花葬。
人人都是殡葬改革的参与者
不少市民认为,在土地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推行生态安葬是大势所趋,但老百姓的认知还需要一个缓冲期。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引导,助推生态安葬的公益性,并适当加强政府补贴,以提高节地生态安葬的知名度。
实际上,为推动绿色殡葬,早在2012年10月,管理者就开始出台了地方配套政策鼓励引导殡葬改革。2012年10月,困难群众殡葬费用减半;今年12月开始,任何市民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等安葬方式都可以获得补贴500元。这意味着,对市民来说,只要一次性承担280元,就能完成生态葬。
记者了解到,在市区龙华公墓,使用面积约280平方米的的生态墓区已经完工(如图);位于火龙街道,可以供人凭吊的骨灰堂也已在筹建中;在南陵县许镇镇,不少大的自然村里也自发建起了骨灰堂……
“生态安葬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咨询、申请,这说明人们的殡葬观念还是在慢慢变化的。”市殡仪馆的相关负责人称,由于补贴政策的实施,本月,树葬花葬的申请人数已经超过20名,比去年要高出很多。殡仪馆还计划在明年清明节前,为他们举行一次集中的花葬仪式。同时,他们还计划免除生态安葬的全部费用。
“要转变传统的安葬方式,不仅需要广大市民转变观变,从业者也要积极参与到节地生态葬、保护生态环境当中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表示,全市5个殡仪馆、8个经营性公墓、上百家殡葬服务从业机构以及广大的城乡群众,都将是殡葬改革的参与者。
记者 王世宁 文 赵亚玲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有人曾比喻,婚姻如高飞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总有家庭的线牵着。而在芜湖市南陵县的黄小丽(化名)看来,她婚姻的线早就断了,丈夫多年不归,难觅踪迹。无奈之下,她向南陵法院起诉离婚,竟然得知丈夫收到应...
南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陵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