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倾力真扶贫 一枝一叶总关情——记南陵县工山镇乔村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卫群
2014年10月,作为省第六批选派干部, 卫群进驻到工山镇乔村村任职第一书记兼扶贫大队长,由此拉开乔村村“人脱贫、村出列”的攻坚序幕。三年多来,她走村入户、深入群众了解村情民意。在她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乔村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修建10余公里的水泥路,兴修50余口塘坝,改造12个农网电力台区,新建村内体育场所、农家书屋,架建1座移动基站、村组通广播电视,改造贫困户危房, 发展了白茶种植、畜禽养殖特色产业,实现了该村贫困户彻底脱贫和贫困村的“出列”。另外,她积极把握贫困村发展机遇,购买农商行股权,建设光伏基地,建设秸秆肥料化项目基地,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增。
勤走访,摸清脉络授人以渔
2014年,乔村村还属于南陵县八个贫困村之一,总面积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20个村民组,2560人,地阔人稀。卫群刚到乔村村任职时,就想着先将乔村村的740户人家都跑一遍,村干部劝她说:“乔村村太大了,村民住的又分散,卫书记,你才下来先别急,等明年开春,带你一起下队去走走,一年肯定跑个遍。”一年?这可不是卫群要的效率。她向工山镇国土所申请了一张乔村村的区位图,村干部有时间她就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了解情况,村干部没有时间她就自己带着区位图挨家挨户走访,坐下来拉拉家常做好记录。一个多月下来,令村干部吃了一惊:从乔村村最东边的李二组胡忠贵家到乔村村最西边的江木组袁由钢家,她对各家情况如数家珍,熟悉程度已经不逊于任何一个包片干部了。而她自己也在走访中,摸清了村情、了解了民意、理清了思路、制定了计划,为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14年底,卫群和村两委对所有贫困人口进行摸底梳理。何根银,乔村李二组村民组村民,憨厚勤劳,然而妻子智力残疾、女儿幼小让他无法外出挣钱,为了照顾家庭,何根银只能就近在家附近做做农活。卫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过多次调研并与何根银讨论,为他争取到农工党芜湖市委的精准帮扶资金2万元,作为何根银生态养殖生猪的启动资金。在技术方面,请有经验的养猪能手和村里的畜牧员给何根银从猪舍的建造到小猪崽的饲养进行全面培训。为确保精力集中饲养,卫群还至少一周一次前往到何根银家中查看生猪长势,拍摄猪仔生长图片,了解各个阶段可供饲养农的作物产量并做好记录。同时与农工党芜湖市委签订帮扶收购协议,协议2016年末收购全部白肉,确保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卫群深知,只有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不被淘汰。为此乔村村扶贫工作队还组织村留守妇女参加南陵县妇联组织的家政培训(育婴师)培训,组织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南陵县民政局组织的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帮助村民申请“新型职业农民”,争取科技务农的培训机会等。加强培训,增长技能,提高了乔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刘冲组村民王凤梅兴奋地告诉工作队:“感谢工作队促成我去参加育婴师培训,现如今在外的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过去两个多月的收入,还不用担心失业!”
办实事,挖塘修路务实为民
在一次走访中,卫群在乔三组被村民组长周小华拦住,“卫书记,我们乔三组的大塘埂都垮了三四年了,塘里干涸得不成样子,组里人都说我这个组长没用,你是县里来的,你要再不能解决问题,我这个组长真就当不下去了。”同行的村书记胡善义赶紧解释说:“这个塘口在水利兴修中属于大塘口,原先也是村民组灌溉的当家塘口之一,只是镇里每年给的水利兴修指标有限,一直修不到上面来。”
听到村民的投诉,卫群立即转道到乔三塘口上了解情况:果然,偌大的塘口,干涸的就剩下塘底一点点水,塘埂上更是杂草丛生。回来后,卫群先到镇里水利所了解水利兴修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又到南陵县水务局申请指标,最后又回到村里塘口处拍照片准备申请资料,前前后后跑了一个多月,最终争取到了乔村村3个大塘口和14个小塘口的兴修指标。待乔三的大塘口整修到位了,每次开村民代表大会时,周组长都很不好意思地说:“卫书记,什么时候有空,去我们乔三的大塘再去看看呗,现在可漂亮了!”
其实,卫群感触最深的,也是村民诉求最多的一句:“卫书记,咱们村民组的路什么时候修啊?”乔村村大多村民组至今仍旧是原生态的泥石路,村民出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面对这种现状,卫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到“选派干部的娘家”——县委组织部找思路。南陵县委组织部帮助她与南陵县交通局取得了联系,于是她一刻也不耽搁地赶到县交通局,马不停蹄地跑到县公路所进行联系协商,硬是在2015年初把乔一组到乔三组的1.5公里道路硬化项目,纳入了县乡路网建设计划中。道路竣工了,许多村民激动不已,自发买来鞭炮在宽敞的道路旁燃放以示庆祝,乔二组村民刘四海看着宽敞的水泥路,感慨地说:“这几十年没指望的路,终于修通了!”
用真情,传递关爱温暖人心
三年来,卫群带领扶贫工作队全面开展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在卫群看来,扶贫不仅要给贫困户带来政策上的扶持,更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下去。
李三组74岁村民汪泽民,山上劳作时右眼被戳伤,妻子周爱荣体弱多病,儿子病故后儿媳改嫁,剩下13岁小孙女与两位老人相依为命。卫群第一次踏入汪家时,看见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就忍不住眼眶湿润,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帮助撑起这个家!
自那以后,卫群经常去汪家,为小汪婷辅导功课,定期检查她的作业完成情况,还经常让汪婷来村里的农家书屋,引导小汪婷多看些课外书籍,树立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卫群还鼓励小汪婷参加一些征文和演讲比赛,一点一点培养她的自信心。为解决汪家生活上的困难,她帮助汪家申请低收入保障金;逢年过节都选派单位党员干部到汪家看望两位老人,每次都送去帮扶资金。
生活的困难得以缓解,然而小汪婷学业上的经费却需要做长远考虑。为解决这个问题,卫群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到一位做企业的朋友。朋友夫妻俩看到家徒四壁的房屋和小姑娘满墙壁的奖状时辛酸不已,提出想要资助小姑娘学业的想法。经双方协定,从汪婷读高中起,由朋友夫妻俩经营的公司无偿资助500元/月,直到她顺利读完大学。有了这笔资助,汪家二老总算可以放下顾虑,坚强面对生活。
汪婷奶奶周爱荣说:“以前想到早逝的儿子和孤苦的孙女总是默默流泪,现在卫书记说得对啊,要想着自己身体硬朗着,才能一直陪着孙女好好学习,我们虽然老了,但是还有盼头!”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在卫群的倾心相扶下,终于有了希望。
帮助乔村村因学致贫的家庭,她通过“霄峰”“铜冠”助学基金帮贫困户申请助学资金;她积极争取对接 “双联系”单位、上级部门以及企业来村开展社会帮扶,给乔村村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困难家庭带去雪中送炭般的暖意。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一种境界。卫群作为一名选派“第一书记”、贫困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在她眼里,村民的事没有小事,诉求合理的困难,一定尽最大努力去解决。她用最大的真诚、最包容的善义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乔村村村民看到了变化,感受到了温暖,如春风拂过乔村村,带来了希望!
记者 李林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世宁)11月28日,顺荣公司年产能600万套油箱产线第三期工程、安徽冠瑞达生物能源项目在南陵县启动建设。市委常委、南陵县委书记王丰出席开工仪式。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顺荣公司油箱产线第...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