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融+产业+就业” 助力***

芜湖日报 2017-09-22 03:11 大字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让金融活水撬动农村产业发展,是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实践中芜湖市在开展金融扶贫的基础上,探索推出“金融+产业+就业”的扶贫新模式,让金融为扶贫输血,更为扶贫造血。

首先是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制定了《芜湖市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意见》《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帮扶主体、贷款对象、扶持形式和保障措施。无为、南陵两县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操作办法和考核细则等。市、县两级均成立领导小组,这些都为推进金融+产业扶贫各项工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

其次是推动金融+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简化办事手续,设立绿色通道,让贫困户持“贫困户评级授信表”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申请办理扶贫小额信贷贷款。贫困户既可利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开展自主生产经营,也可参与由政府主导、农村经营主体运作的“分贷统还”模式。无为、南陵两县将具有带动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信用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大户推选为扶贫经营组织,贫困户自愿将申请的贷款交由扶贫经营组织统一使用、统一管理、统一分红,扶贫经营组织还为部分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实现贫困户、资金、经营主体与特色产业的紧密结合,构建起“金融支持产业、产业带动就业、综合推动脱贫”的良性互动扶贫格局。

第三是强化规范运行。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确保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的各项资金按时按量到位。强化资金监管考核,做好贷前审查、贷中管理、贷后跟踪监测工作,将信贷投放规模、评级授信情况、贷款收回率等指标纳入对县乡镇和银行的考核,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和督查回访制度。这些举措有力确保了扶贫资金放得出、收得回,贫困户享收益、稳脱贫。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22148.2万元,惠及贫困户6677户,已培育和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143家,带动贫困户就业1156人,“金融+产业+就业”扶贫联动效应明显。(作者单位:市金融办)

鲍烨

新闻推荐

诗词歌赋颂扬文化瑰宝 奎潭湖畔展现靓丽名片

霏霏秋雨送清凉。20日上午9时,《奎湖赋》磐雕揭幕仪式在安徽省级湿地公园奎湖湖畔隆重举行(如图)。芜湖市南陵县、镇相关领导及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等40人参加了揭幕仪式。发现于1986年的《奎湖赋》30...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