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3名老知青相聚峨岭 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大江晚报 2017-09-13 01:00 大字

9月7日是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1970年下放南陵县的一批知青来说,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47年前的9月7日,芜湖100多名初中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集体下放到南陵县峨岭公社的15个大队几十个自然村。47年后的9月7日,这群下放知青中的83人再次相聚在峨岭,当年还是16、17岁的孩子,如今己是白发老人。故地重游,令他们感慨万千。

从城市开赴乡村

“也是这样的天气,也是下着小雨,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刚走进峨岭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王昌珍就开始有些激动,当年只有17岁的她来到这里时,随身带的只有一床被子和几件生活用具。

望着远处的农田,洪世友的思绪也回到了47年前。他说,1970年9月7日那天,他与其他下放学生集中在鸠江饭店,在领导动员和集中宣誓后,大家分乘大货车,直接开往南陵。到了峨岭公社,知青们又被各大队来的人领走。

洪世友说,他和另外3人被分在上马大队的潘家村。刚进村时没地方住,村里就把他们4人安排在生产队的一个仓库里。吃饭轮流到村民家,每家吃一天。三个月后,村里专门为他们4个知青盖了三间草房,其中两间住人,一间支了一个土灶作为厨房。都是17岁的孩子,没烧过饭,更没有烧过土灶,不是烧糊就是夹生。

沈应根被分到凤凰村的林场,他回忆,当时他和几个同来的知青经常干的活是,上山砍掉杂树,再挖坑种上茶树,同时还种了板栗、松树等。生活单调,有时候为了看一场电影,来回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有人想家,回芜湖也不容易,要步行30多里路走两个多小时到南陵县城才能坐上汽车。

和村民们亲如一家

下放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知青们说,当时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每天和村民一起下田除草、插秧、割稻、打场,晚上读书写体会 。

知青们回忆,下放的经历给他们最大的感受是村民们的善良和纯朴。刚开始,知青们都被轮流安排到村民家吃饭。那时的村民家都很苦,很多人家孩子多,吃不饱,可是不管轮到谁家,他们都热情相待,拿出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或咸肉等招待知青。后来知青们自己烧饭但是没菜,许多村民就把自家的菜摘一些送给知青,今天你送,明天他送,几乎不断。洪世友说,有一位村民家有五六个孩子,最困难,但她送给知青的菜最多,让他终身难忘。还有的村民有了好吃的,会主动把知青喊到家里吃饭。一位知青回忆,村里一位木匠看到知青没有家具,衣物只能堆在床上、地上,他用自家的木材连夜赶工给4个知青每人打了一个箱子,让知青们非常感动。

回城后念念不忘

几年后,知青们开始陆续回城,他们的人生再次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轨道。然而这段下放的经历却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浓烈。40多年来,不断有人悄悄回到那个他们曾经流过汗水和泪水的地方,看看自己曾经种过的田,甚至住到村民家。

几年的下放生活,让老知青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有人先后30多次回到下放过的村子,每次都带着礼物送给村民,报答他们当年对自己的照顾,而村民也是热情款待当年的这批知青。村民秦心富一直在外地做生意,只要听说知青到家了,都会从外地特意赶回峨岭,与他们相聚。

很多老知青都说,那段下放的经历几乎影响了他们一生,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回到城里后,有人当了挡车工,有人当了环卫工,有人当了炉前工,还有人在搬运公司拉板车,许多在别人看来很苦而不愿干的工种,这批老知青都可以默默地承受。还有一位知青说,农村生活让他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他从此不敢浪费粮食,并一直教育子女要勤俭节约。

“永远不会忘记。”是老知青们的共同心声,他们约定,以后每年的9月7日都要再回到峨岭来。

图为在曾经下放的凤凰村林场,老知青们看到当年自己亲手种下的茶树依旧郁郁葱葱,忍不住用手抚摸。

记者  夏云来  文/摄  

新闻推荐

白露时节 早晚温差大需注意保暖

本报讯今日逢二十四节气的白露,这意味着天气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市民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昨日芜湖市迎来一次普遍的降水过程,雨量不大但分布广泛,一市四县均下了,南陵县和芜湖县雨量略大,但总量都是...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