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科研无止境 实践出真知——记321地质队地调所副所长王次松

铜陵日报 2017-07-22 07:24 大字

■本报记者方文婷

日前,记者采访321地质队地调所副所长王次松时,他正伏案认真整理野外工作记录。从1988年走上矿产勘查工作岗位至今,认真记录工作中的点滴并及时整理已经成为王次松的习惯。近30年来,他一直从事矿产勘查与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勘查项目10多个、编写设计20多份,审查各类勘查报告50多份,足迹遍布皖南皖北乃至更远的地方。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实际环境与王次松想象的有很大不同。“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参加工作后被分到凤凰山的深山里,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让我当时就有一种挫败感。”王次松回忆说,他庆幸自己骨子里对地质工作的喜爱超过了他对现实的困惑,从此一头扎进了艰苦的地质勘探工作并数十年来甘之如饴。

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做起,王次松吃过的苦头不比任何一个地质人少。“我们的勘探范围集中在皖南山区,深山密林中最让人担心的不是条件艰苦,而是毒蛇毒虫。”他说,野外勘探,遇到最多的是眼镜蛇、五步蛇和竹叶青。2006年,在对贵池曹村石灰石矿进行详查时,王次松和同事正想到一块背阴的山石后休息,刚迈出步子,就看见一条大眼镜蛇昂起头,做出攻击姿态,他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至于竹林中看似一节竹枝的竹叶青,草丛中灰褐色不起眼的五步蛇,更是常见。

工作环境的艰苦并没有阻止王次松不断探索地质科学领域的脚步,他感激321地质队给了他一个发挥专业特长的平台,他也用丰硕的成果一次次为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是铜陵白芒山金矿(铜陵朝山金矿)和南陵南阳山铜矿这两座新发现矿产地的主要工作人员之一;他主持和县东埂铁矿和金龙铁矿区龙塘沿铁矿详查,提交两处中型矿产地并已投产;主持凤凰山铜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新增铜金属量4.08万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逾13年……他担任技术负责以来,组织开展各类项目近百项,提交各类勘查报告均一次性通过评审,各类设计均获得好评。

王次松说,善于记工作笔记是多年养成的习惯,野外工作、调查研究的时候,随时记笔记非常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始终保持那么好的记忆力,所以我坚持野外勘查随身携带笔记,有时边记边想边提出问题,现场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扎实的地质科学理论基础,丰富的野外实地勘探经验,再加上良好习惯,王次松时常在翻阅笔记中擦出新的思想火花。近30年来,王次松记录了厚厚6大本工作笔记,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是他跋山涉水、勤于思考的佐证。

如今的他,更多的工作是“传帮带”。他总是告诫年轻人,地质工作是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总结,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凝结着几代地质人的心血,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才能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地质勘探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全警动员 群策群力 全力推进芜湖警方“一标三实”成效显著

本报讯当前,芜湖市公安机关“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警方全警动员,群策群力,全力推进,确保信息采录的全面、准确和规范。4月以来,共采集实有人口信息30多万条、注销45万余人,登...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