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 千家万户 千锤百炼 芜湖再创业的“三千”金招牌

芜湖日报 2022-02-16 00:57 大字

□记者 陈旻

人才聚、事业兴。如果把芜湖当下“归零再出发”视作一场新的创业之旅,那么“人”——各行业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必然是我们的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变量。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吸引、引进、留住、用好人才,芜湖真真切切放在了重要位置:“双招双引”一号工程“加速跑”,“畅聊早餐会”“1%工作法”不遗余力优环境,推出“紫云英人才计划”、组建全省首个人才发展集团、打造“创业芜优”之城,一系列全省领先打出的“组合拳”,释放求贤若渴的最大诚意,让芜湖成为招才引智的鲜活样本。

千方百计招引大学生创业就业

产业发展、城市崛起归根到底还要靠人才。而必须正视的是,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在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中,芜湖以364.44万人的人口总量居第20位,总量规模还较小。面对周边江浙沪地区“虹吸效应”,芜湖需要把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准差异竞争的优势。

切入点对准了丰富的高校资源。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芜湖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力争到2025年累计引进大学生30万名”的目标,年均需引进大学生6万名。“十三五”期间,芜湖市年均引进大学生2万人左右,在芜高校年均毕业大学生4万人左右,吸引、留住本地和外地大学生就业创业,成为芜湖面向未来的一步关键“棋”。

一方面,芜湖市大力引导本地大学生留芜创业就业。创新开展“促进就业认知行动”,通过“分年级特色宣讲、分专业走访实习、常态化精准招聘”,用4年时间逐步提升大学生对芜湖的7个方面认知。

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地大学生来芜创业就业。建立市领导带队赴全国高校招才引智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最高规格推进“紫云英人才计划”各项举措。开展“万名高校学子进百企”直通车活动,搭建高校毕业生与芜湖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依托12个市外高校人才工作站的平台作用,主攻省外重点高校,定期开展主题招聘活动,形成“月有重点、季有主题、年有成果”的宣讲招聘齐头并进的工作模式。

作为一座富含创新基因的城市,芜湖提出打造“创业芜优”之城,设立规模5亿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力争实现全市政府投资基金母基金规模超过155亿元,为大学生创业汇聚资本“源头活水”。建设不少于30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构建 “众创空间+孵化示范基地+创新创业承载平台”的阶梯式创业孵化体系。支持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青年创新创业赛事;组建由青年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创业培训讲师等组成的创业专家团,走进校园,提升创业意识、分享创业经验、提供创业指导,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千家万户培育平台招才引智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构建梯次化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对于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具有积极意义。

芜湖市现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6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但是发展规模小、产业分布散、竞争能力弱,服务层次和技术含量偏低,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要发展、转型升级,岗位要匹配,市场要活跃,人力资源服务就需要有更专业的服务来保障。这块“短板”,芜湖将怎样补上?

去年9月17日,芜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全省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正式揭牌。引进的上市公司北京科锐国际落户繁昌区,开启了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华润双鹤医药健康产业园签约落户繁昌

本报讯(记者陈旻)近日,华润双鹤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繁昌区。该产业园位于繁昌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4.2亿元,新建年产...

繁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繁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