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繁昌区抢滩增材制造业集聚发展高地
□全媒体记者储翔宇
2013年,繁昌引进第一家专业从事3D打印机研发生产的企业。
2014年,繁昌在全国率先高标准规划建设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
2019年,繁昌获批建设省级3D打印特色小镇。
2021年,繁昌增材制造(3D打印)入选第五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名单。
短短几年,繁昌已发展成为国内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发展最优质、最合适的土壤。目前已经集聚企业60多家,完成涵盖设备、材料、软件、服务等领域较完整产业链布局,现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3D打印产业集聚区,并跻身国内增材制造产业“第一梯队”。今年上半年,新招引的盛赛再制造增材制造项目、超高速3D打印智能工厂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成为全区增材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上半年,该区以增材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5.4亿元,同比增长13.5%。
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指通过离散-堆积使材料逐点逐层累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的技术。增材制造通过降低模具成本、减少材料、减少装配、减少研发周期等优势来降低企业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增材制造(3D打印)作为一项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具有代表性及革命性的新技术,其技术应用面广,正逐步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生物医疗、文化创意、汽车模具、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正在为智能制造注入强劲动力。
发展增材制造产业,繁昌区走出了多步漂亮的先手棋。
坚持高标准扶持。该区成立“增材制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委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编制繁昌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高位谋划、顶格推进。出台《关于3D打印产业集聚基地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围绕厂房和人才公寓租赁、设备购置、上市奖励、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每年设立5000万元3D打印产业专项资金,对携带科技成果落户的企业,给予人才、场地、研发等方面支持。
招引高质量项目。该区聚焦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成立增材制造与激光产业招商链,引进强链、补链企业,推进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积极开展“双招双引”暨项目建设攻坚活动,聚焦产业链重点项目,健全完善常态化项目推进机制,着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全力以赴实现一批项目早竣工、早达产、早见效。
建设高能级载体。该区高标准规划建设3D打印产业园,核心区规划占地1200亩,总投资50亿元,产业园一期占地456亩,已建成3D打印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孵化中心、邻里中心等。自2017年起,连续两年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报告》重点产业园区,先后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科技孵化器、省金属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等。
搭建高水平产业创新平台。该区成立安徽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等高校院所共建实验室,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园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支撑。组建4个联合创新研发平台,目前在研项目近20个,累计投入研发资金5000余万元,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芜湖市政府合作共建的芜湖激光应用示范中心在繁昌投入运营。牵头成立安徽省增材制造协会和安徽省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起成立长三角增材制造产业联盟,获批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培训和服务工作组、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增材制造激光工作组,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广行业应用。2019年6月,工信部首次公布的12项增材制造行业标准立项中,11项由春谷3D打印产业研究院牵头起草。
引进高层次人才。该区制定《加强3D打印产业人才引进培养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通过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增材制造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先后招引中北大学徐宏团队(安徽恒利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大梁海弋团队(安徽拓宝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等14个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共获7300万元资金扶持。其中,中北大学徐宏团队、中科大梁海弋团队等5个团队被评为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共获省高新投2100万元资金扶持。加强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资源对接,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或订单班协议,与北京赛育达公司合作成为教育部增材制造模型设计“1+X”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成立了全国职教集团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综合公共实训基地,推动增材制造专业人才储备。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2日上午,繁阳镇范马村牌坊村民组S339道路一侧有两名工人正在埋设污水管道。他们一边认真施工,一边盛赞政府为村...
繁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繁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