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这个小山村至今没通自来水 40多户村民靠镇上送水度日

大江晚报 2021-04-21 00:59 大字

摆在村口的“抗旱水桶”

村民家水井里的水已不能吃了

阳岭村是繁昌区繁阳镇一个山坡上的小村庄,73岁的吴文兰和老伴就住在这个村上。老伴中风,儿子在深圳务工,没有别的劳动力,家里每天吃水只有靠吴文兰自己用扁担从村口沿着山坡吃力地挑回家,村口放着镇里送来的大水桶,遇上下雨天,吴文兰一担水挑得就更吃力了。而说到吃水问题,不光是吴文兰,这个村子40多户的村民都叫苦不迭。

“我们村至今都没通上自来水,以前家家户户都挖井吃井水,但井水水质越来越差,每年旱季也打不出来水,因为周边开矿,山泉水也越来越少,旱季近乎断流。从去年旱季开始,村里只能靠镇政府派车来给我们送水。”村民许金宝告诉记者。4月19日,记者来到阳岭村,在村口,记者看到一个非常大的白色塑料“抗旱水桶”。“村里现在吃的水就在这个水桶里放,住得远一点的就来这里挑,非常不方便。以前这个季节山泉水流得哗哗响,现在山泉水水流小得很。”

许金宝带着记者来到他家,和其他村民家里一样,许金宝家中也有一口井。“井水水质这些年差了,你看我家烧水的水壶、洗澡用的莲蓬头和洗衣机的水管,用不了多久就有一层厚厚的水垢,不清理就堵上了。”许金宝告诉记者,因为常年吃的水质不好,村民们当中很多人都患有结石病。“以前是我们父辈得结石病,这些年开始轮到我们这一辈了。去年查出来肾结石后,我就花3000多块钱买了一个净水器,结果2个月还没用到,就不通水了,因为水垢太厚要频繁更换滤芯。”

穿过村村通的水泥路,再沿着一条泥草覆盖的小路,记者来到73岁的吴文兰老两口家,指着家里的水井,吴文兰眼圈红了。“这个井水真是不能吃了,里面有虫子,今年过年我儿子回来实在看不下去,给我买了点漂白粉撒在井水里,这个水现在只能用不能吃。老头子中风不能动,就靠我一个老太婆挑水回来用,真是挑不动了。”

井水、山泉水都指不上,为什么村里不装自来水呢?村民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镇里就要给村上装自来水了,每户400元钱安装费也收上去了,但是过了几年钱又退回来了,说是阳岭村地势高施工难度大,水泵实在打不上去,需要多次加压,成本太高村民也用不起,就这样又耽误到现在。“我们村民联名写信给政府反映吃水难,从去年旱季开始,政府开始给我们村送水。水用完了,我们就打电话喊人送,目前对村民是免费的。”这样也不是个事,村民向记者表示,像这样一桶桶送水也不是长久之计。“说是送的就是自来水,但是这水里面看上去也有像泥沙类的东西。”一位村民带记者看他家从村口接回来的水,记者注意到,里面确实有黄色泥沙状物质沉淀。“我们现在的愿望很现实,如果真装不了自来水,那就请政府给我们在山顶处打一个深井,将山泉水引下来给村民用,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难题。”

实地了解到阳岭村的“吃水难”问题后,记者联系上繁昌区繁阳镇水利站。该站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网铺设在繁阳镇达到全覆盖就差一个阳岭村了,换句话说,整个繁阳镇的农村地区,就差一个阳岭村没通自来水了。”这位负责人说,“阳岭村建在山坡上,海拔高100-120米,而我们城区的地面海拔高只有10多米,早在2009年,繁阳镇就准备为阳岭村安装自来水,每户400元的安装费也收上来了。但是当时的县供水公司来到现场勘测,认为供水难度太大,要做多次加压,成本非常高,当时测算一吨水要摊到20块钱,所以放弃了供水计划,将400元安装费又退还给了村民。”这名负责人同时透露,结合村民们的多次反映,“目前该村已再次纳入城乡一体化改造计划,将为村民引入自来水工程,目前繁阳镇已经将报告打给了区、市一级水务部门和首创公司,由首创公司统筹安排。在过渡期2年内,村民吃水难的时候由政府送饮用水进村使用”。

采访最后,记者也联系上了给阳岭村开车送水的送水工,这名工人表示,水车里装的水都是从消防栓里放出来的水。而这送水的过渡期,如果真的需要2年,对阳岭村的村民来说还是有些“漫长”。正如村民在采访中一再向记者表达的愿望:“周边的村子都用上自来水了,能吃上放心水、用上放心水,这是别人习以为常的生活,却是我们现在眼巴巴盼望的生活。”

关于阳岭村的吃水、用水难问题,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记者 胡芳 文/摄

新闻推荐

一批小服装加工点被依法取缔

本报讯连日来,繁昌区小服装加工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88家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服装加工点被多部门联合依法取...

繁昌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繁昌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