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风云说略(三)

达州晚报 2020-12-01 10:51 大字

罗学闰:笔名“宕渠愚夫”。放牛娃出身,后读师范跳出农门,教坛六载,尔后为文吏,捉刀廿年。工作之余,潜心文史,虽攻读不辍,却愚而无见,偶有小文面世。喜抽烟喝酒,广结友缘,自说人间一小书生,亦有“烟酒生”之号也。

太子立错,也就算了。司马炎接着又“错上加错”:决定娶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

我们前面说到的卫瓘,是个不简单的人物。20岁时就成为曹魏的尚书,在曹魏灭蜀汉(263年),又出任镇西将军兼监军,成功地解决了邓艾和钟会的问题。在西晋,卫瓘更是位列“三公”,担任过皇帝(司马衷)的老师,还以帝师之名与司马亮共同辅政。在当时,他的书法更是了得。唐朝张怀瓘《书断》中称赞他的“章草”为“神品”。我们都知道那个写《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但我们不知道的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就是卫瓘的夫人(卫夫人)。卫瓘和司马炎是什么关系?司马炎把女儿繁昌公主嫁给了卫瓘的儿子卫宣。因为卫瓘在西晋时期,内政军事都有“盛举”,这桩婚姻,也可以看着是“政治联姻”。所以,卫瓘最关心大晋的江山社稷,才在司马炎立司马衷为太子时要“摩挲龙椅、直言可惜”。

司马炎的“杨皇后”(杨艳)临死时,推荐了他的堂妹杨芷当“接班人”,司马炎“很听话”(照办不误)。这个杨芷的父亲就是杨骏。也算是“父以女贵”吧,杨骏的人生驶入了“快车道”。司马炎死前有言,辅政大臣有两人:司马亮、杨骏。杨骏和女儿(杨芷)“一操作”,就变成杨骏“大权独揽”了。卫瓘平素与杨骏“搞不拢”,杨骏也总想把卫瓘“搞下去”。卫瓘为人严谨没有过失,杨骏就抓住卫宣(卫瓘之子)“做文章”。发动几个小太监一起诋毁卫宣(沉迷酒色、荒淫不法)。晋武帝司马炎“不分清红皂白”,下诏让繁昌公主与卫宣离婚。卫瓘闻讯“羞红了脸”,请求告老逊位。估计司马炎还是“念旧情”,就批复说:以卫瓘为太保,以菑阳公身份回家。后来,真相大白(卫宣被诬陷),其真正的目的是“打击卫瓘”。司马炎想让繁昌公主与卫宣复婚,可惜卫宣已经“怄气而死”,但是,卫瓘先生得以复出。

时光流转到元康元年(291年),“独掌大权”的杨骏被楚王司马玮诛杀(贾皇后指使),卫瓘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朝政,被赐予“两项特权”: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司马亮上奏“诸王之藩”(回到藩国),朝臣无人敢应,只有卫瓘附和。本想留在京城过幸福生活的司马玮,把卫瓘恨得“脑壳起包”。贾皇后也觉得卫瓘在朝辅政,自己做事“放不开手脚”。便编造个“谋图废立”的罪名派兵包围卫府,于是卫瓘与子孙九人一同遇害(享年72岁)。好在卫恒(著名书法家)的两个儿子(卫璪、卫玠)在医生家里看病才“躲过一劫”。更好的是,卫瓘之女及国臣重卿们百般努力,“卫瓘一案”得以平反昭雪。司马衷专门给他的老师“下了文件”:追赠卫瓘假黄钺、兰陵郡公,追谥成公,也算是给冤死的卫瓘一点“灵魂的慰藉”。

说了这么多卫瓘的家事,是因为司马炎理想中的“太子妃”,就是卫家的女儿。当杨皇后推荐贾充的女儿时,司马炎还有正确的判断:卫瓘的女儿有“五可”(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充的女儿有“五不可”(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其实贾充起先也有“自知之明”,并没有让女儿做“太子妃”的打算。

历史也往往有些偶然。271年,北地郡的胡人攻击金城郡,凉州刺史牵弘出兵讨伐,但因与羌戎关系恶化招致反叛。牵弘被围攻于青山,兵败被杀。司马炎“心中着急”,忙问侍中、太子少傅任恺:谁可以去“摆平”北方那些“叛乱分子”。任恺这时想到了他的政敌贾充。司马炎又征求河南尹(京兆尹)庚纯的意见,结论是惊人的一致。朋友的朋友是共同的朋友,朋友的敌人是共同的敌人,庚纯是任恺的铁哥们呢。但司马炎没有想到这一点,立马下发文件:以充卫都督秦、凉两州诸军事,侍中、车骑将军如故。任恺举荐贾充去平定叛乱,也正是贾充作为“车骑将军”的职责所在。

我们渠县土溪镇的古宕渠城,又名“车骑城”,因为东汉的车骑将军冯绲(巴西宕渠人)曾“增修其城”而得名。据《渠县志》载,东汉延熹五年(162年),冯绲拜车骑将军,率军大破武陵蛮,平定荆州,纳降十余万人,收缴賨布30万匹。我们可以得到四点认知:第一,东汉的“车骑将军”并不常设,有需要平定叛乱的时候才“拜授”。而司马炎的诏令中,(贾充)“侍中、车骑将军如故”,说明西晋时“车骑将军”已经是个常设的职位;第二,“车骑将军”的职责就是“平定叛乱”。东汉冯绲“平定武陵蛮叛乱”,西晋贾充要去“平定北地郡叛乱”。第三,冯绲“平定荆州”,收缴30万匹賨布。这至少可以说明“武陵蛮”就是賨人,当时的武陵地区也是賨人聚居区。而“三国时代”的荆州风云变幻,也有武陵蛮夷参战,没有人提到賨人两个字,是不是賨人的称谓已经消失?第四,许慎《说文解字》说:賨,南蛮赋也。可以说明,当时的“赋”采用的是实物(賨布),正如地租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说:巴人“呼赋为賨”,这是解决“巴賨之争”的“杀伤性武器”吧!

冯绲被拜授“车骑将军”是何等的威风,而西晋的贾充得到“平叛的诏令”,不仅“两眼发直”,而且“全身发冷”。为啥子?他根本不会打仗啊!于是,就问曾跟他一起修《晋律》的荀勖:怎样才能让我推掉这个“苦差事”(率军远征),留在京城呢?荀勖说得很简单:把太子变成你的女婿。

据说,荀勖的特长是阿谀逢迎,因此被时人比作倾覆国家、搅乱时局的“贰臣”。但荀勖这个简单的回答,却“一语点醒梦中人”贾充。没有荀勖这句话,西晋的未来肯定不是后来的那个样子。贾充就对皇帝的命令不管不顾了,他掀起的是一场“女儿推销战”。首先走的“夫人路线”,派出他那个老婆(郭槐),花重金贿赂杨皇后(杨艳)的“身边工作人员”,去给杨皇后灌“迷魂汤”。事实证明,贾充这一招“成效显著”,杨皇后逐步变成了坚定的“拥贾派”,不管司马炎摆出什么理由,她只有一个要求:娶“贾美女”为“太子妃”。其次走的“舆论路线”,发动那些死党到处吹嘘:贾家女不仅美若天仙,而且贤淑厚道。难道是吹牛不要本钱?非也。贾充是他们的“保护伞”,保住贾充就保住了自己。所以,他们才能那么厚着脸皮,那么卖力地到处宣扬,去抢占了舆论主战场。

贾充胜利了,估计脸都笑烂了。成功地把女儿“推销出去”,成为司马炎和杨皇后共同认定的太子妃。不知贾充怎么感谢荀勖“一语定乾坤”的“建设性意见”,也不知道司马炎派谁代替贾充去上战场。但我们确切地知道,贾充就成为太子的岳父了,悠悠然然地生活在京城里,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然,也不全是“幸福的生活”,他也有他的“酸甜苦辣”啊。

他的苦与痛,更多地来自于他的第二个夫人郭槐。郭槐出身名门,父亲郭配为城阳郡太守,伯父郭淮为曹魏车骑将军。但是,郭槐一点也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是西晋历史上著名的“醋坛子”(妒忌成性),难怪司马炎要说“贾家女”(种妒而少子)。257年,20岁的郭槐与贾充结婚,生女儿贾南风(太子妃)、贾午(韩寿妻)。其后,生了个儿子贾黎民,郭槐见贾充逗弄正被乳母抱在怀中的黎民,认为“贾充与乳母有私情”,便将乳母鞭杀。结果,黎民因思念乳母而死(3岁)。不久,郭槐又生一子,因贾充抚摸乳母怀中的小儿,郭槐又“醋性大发”,杀害乳母,贾充的小儿子也因思念乳母而死(2岁)。之后郭槐再也没有生育。所以,贾充死时才要以贾午与韩寿所生之子韩谧为后嗣,这才有了历史上那个名声不好的“贾谧”。

说到贾充的第二个夫人郭槐,也就顺便说说贾充的第一个老婆。《晋书·贾充传》说:(贾充)初娶妻李婉,是魏晋名士李丰(侍中)的女儿。前面说过,这个李丰,就是皇帝曹芳去找他“倒苦水”那个李丰,他和皇帝曹芳及其岳父(张辑)一起,“集体表达”了对司马师的不满。司马师闻讯变成了“愤怒的狮子”,击杀了这个“小集团”。李丰的女儿李婉被流徙,贾充只得与她离婚(划清界限),这才有贾充的第二个夫人郭槐。

司马炎登基为帝后“大赦天下”,赦免了李丰家族,李夫人(李婉)才得以从流放地回到洛阳。我们都知道,贾充是司马炎的开国功臣,跟司马炎“你好我好”的。这时,晋武帝(司马炎)给贾充下达了一项“特殊诏令”:特命贾充可以设置左右二位夫人。但是,贾充却最终没有迎回“淑美有才行”的李夫人,因为第二个夫人郭槐“不依教”,又哭又闹地表达了“坚决不允”的态度,可怜的贾充只有叹息,也只好说“罢!罢!罢!”。

据说,贾充与李夫人都“用情很深”,虽然没能迎回李夫人,但贾充还是去李夫人的居所(永年里)见了一面。夫妻二人久别重逢,还作了一首感情真挚的“联句诗”:室中是阿谁,叹息声正悲(贾)/叹息亦何为,但恐大义亏(李)/大义同胶漆,匪石心不移(贾)/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李)/我心子所达,子心我亦知(贾)/若能不食言,与君同所宜(李)。读了这首诗,我都想象得出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的动人场景。

贾充的第一夫人(李婉)的女儿是“齐王妃”(司马迥),第二夫人(郭槐)的女儿是“太子妃”(司马衷),这在当时来说,两个女儿都“嫁得好”。这两个女儿,应该是“同天不同地”的姐妹,身上都流淌着“贾充的血液”,但他们却“势同水火”。据说,282年贾充死后,李夫人的女儿想将母亲与贾充合葬,但郭夫人的女儿贾皇后“坚决不同意”,难道“醋意”也能“代代相传”?后来,齐王司马迥诛杀了挑起“八王之乱”的贾皇后。齐王杀死自己的“姨妹儿”,当然是政治需要(争夺领导权),但为“齐王妃”报“一箭之仇”也或有可能。再后来,李夫人(李婉)才得以与“情深意厚”的贾充合葬在一起,实现了“与君同所宜”的愿望,可惜是在另一个世界了。□罗学闰

(待续)

新闻推荐

书画联谊展览丰富多彩

近日,繁昌区书画联谊会发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通过举办书画展、书画交流、采风写生和高雅艺术进社区...

繁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繁昌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