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 探访庆大圩圩区群众转移安置点

芜湖日报 2020-07-16 02:31 大字

□ 记者 陈旻 余霏

“看看今天什么菜?豆腐果烧肉、蒸渣肉、茄子炒豆角、木耳炒洋葱,还有西红柿鸡蛋汤,这菜比我家里吃得都好。”庆大村村民汪国桃说:“这里的伙食每天都很好,早餐有稀饭、大馍、包子、五香蛋,中餐和晚餐都是四菜一汤、二荤两素,政府免费提供,真的没得挑。”

7月15日中午,繁昌荻港中学食堂里,庆大圩圩区转移来这里安置的群众正吃着午饭。室外,又一轮大雨滂沱而至;屋内,饭菜的香味包裹着家常的安稳。

庆大村四洪组村民韩爱莲和丈夫都是7月11日转移到这里来的。来时走得急,日用品都没顾上拿。但到了安置点,从牙膏、毛巾、被褥到凉席、风扇、水壶,都为他们备好了,这让本来不愿离家的老夫妻俩瞬间宽心了不少,也让外地的子女“放心”。

受连续强降雨及上游水库泄洪影响,荻港镇庆大圩水位激增。7月11日上午,长江荻港段水位全面抬升接近保证水位,为确保圩内群众生命安全,荻港镇立即启动防汛预案,于当晚紧急转移疏散庆大圩内631名群众至安全区域,并选定荻港中学作为庆大村避险群众集中安置点,用于安置那些一时无法投亲靠友的老弱病残群众和子女远在外地的留守老人。

“目前荻港中学安置点入住转移群众39人,镇上专门抽调了工作人员,日夜值守在安置点内,全力做好后勤服务,房间也要每天消毒,疫情防控和安置保障两不误。”荻港镇人大副主席万发云已经快10天没回家了,接到安置任务后,立即安排人员分兵多路,提前将闲置的学生宿舍打扫干净,并购置了被褥、风扇、水壶等日用品。当晚还为入住村民准备了盒饭、饮用水,确保群众入住后能及时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洗上热水澡。

88岁的柯仁美老人是14日晚才转移来的,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安置点的后勤人员每天为老人打好饭送到床头。“我在这里吃得好、住的好,有党和政府在,我不担心家里。”经历过多次洪灾的老人拉着记者感慨道:“怕我晚上冷了,还给我送了新的床垫来,每天还有医生来看我,把我照料得这么好,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

“奶奶,哪里不舒服了?先量个血压吧。”下午,荻港镇中心卫生院的助理医师汪愚又来巡诊了。他娴熟地为几位立刻围上来询问的群众量血压、问状况,“血压还好,这天您还是要注意保暖,别穿凉鞋,不能贪凉。”汪医生那里有两本册子:“一个是对临时点居住人员每天体温测量登记,一个是入住人员基础性疾病调查登记。”转移群众有的有慢性病,有的腿脚不便,值班医生就给他们送药上门。

心安之处即是家。

在这个临时的“家”里,安置群众们依然过得有滋有味:闲来无事,几位老人已经在宿舍里打起了扑克;66岁的夏金秀阿姨很有兴致地为我们跳了一段广场舞。“学校把图书室特地开放了,电信还临时为安置点加装了网线,大家也能在操场上活动活动,尽可能让群众们业余生活丰富点。”万发云说。

岁月静好,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在安置点住得很安稳,但挂念的还是家中情况。安置点的群众闲来议论最多的还是防汛形势。7月15日14时,长江荻港站水位14.42米,已超保证水位0.3米。“我每天都要看最新的信息,知道今年水特别大,但有党和政府为我们遮风挡雨,有子弟兵为我们挺在前面,大家都不担心,我们都相信,很快就能战胜洪水,重返家园。”67岁的朱仕前老人坚定地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30多家民营企业党员参加九连圩抢险

本报讯7月11日上午,随着繁昌县孙村镇防汛抗旱指挥所一声令下,繁昌县孙村镇30多家民营企业党支部迅速组织广大党员投入到辖...

繁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繁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