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龙朝神山 非遗传承地 繁昌县

大江晚报 2019-05-04 21:06 大字

传说明朝初年,繁昌县横山本地一位高姓姑娘(也有说是芦南高屋基人),已许配芦南万家,待字闺中之时受仙人点化,在神圣山观音庙坐化成仙,号称“大花娘娘”。因能佑人生子,驱邪消灾,遂为百姓所崇信,每年正月都要请戏班前来唱戏祭奉。后来因为戏文中常带有插科打诨、打情骂俏的词语,引起“大花娘娘”不悦。于是她托梦给庙中主持,说不想看戏了想看龙灯。所以四乡八里百姓都纷纷舞着龙灯前来朝山祭祀,自此形成“九龙朝神山”习俗。当地有“正月不朝山,龙灯会断腰”的说法。所以无论你是哪个县的龙灯,也不管你的龙灯有多长、多大,都要到横山境内神山朝山。而且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朝山中只要遇到繁昌县芦南万姓的灯,必须对其礼让三分,这是因为芦南万姓是横山高姓本欲招赘的女婿。

群龙朝神山的主角是舞龙灯。龙灯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滚龙灯,主要制作材料是篾、绸布、丝绵纸、铁丝、棉线、木棍等,特别是体轻、灵便、适于舞动,多变化。二是板龙灯,主要制作材料是长条凳、木板及彩绘装饰物,每条长凳代表一节龙脊,两凳之间用木榫连接。龙头特点是体大、身沉,适合在大场面造势生威。板龙灯又分果子灯、花灯、拱灯等。其中花灯每个灯面均绘有精美的人物和戏文。龙灯朝山前,必须举行开光仪式,在灯堂将各家各户的灯板连接成灯。村民们手捧篾筛,内放方片糕、鸡蛋、香等,在龙灯前跪拜。开光后的龙灯必须首先到神圣山朝山祭祀,这是方圆百里几百年来兴灯的习俗。出灯时,村民手持龙灯,跨过火盆,以祛除身上污秽。朝山时龙头和龙尾并齐,正对供奉的大花娘娘坐像庙门,举行上香、叩拜仪式。随后,玩龙灯的人依次进庙,给大花娘娘上香、跪拜、许愿,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吉祥,保佑家人身体安康,祈盼家族人丁兴旺。村民们吹起唢呐,打起锣鼓,龙灯朝大花娘娘再行叩拜,人们在山上尽兴的舞起龙灯后朝山结束。

群龙朝神山活动是一项融民间传说、民间信仰、民俗祭祀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带有很强的娱乐性、竞技性、仪式性,对研究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极具价值。

选自《芜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新闻推荐

我的读书故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列夫·托尔斯泰说,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说起读书这件事,太多...

繁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繁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