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旅之行看巨变

芜湖日报 2018-11-25 02:48 大字

半个多世纪前,我从芜湖去合肥上学,原本欣喜和兴奋的心情因为路途辗转的辛苦和旅程的繁琐而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有旅途劳顿带来的烦躁情绪。

去合肥的火车站在江北的二坝,要通过火车轮渡过江,在二坝乘坐去合肥的绿皮火车,两块多钱的票价与当时的工资收入相比,并不便宜。火车很慢,吭哧了四个多小时,才能到合肥。好在到了合肥,校车来接我们新生,也就没费多大周折便到了陌生而又向往的学校。一路下来,大半天的时间就在路上折腾掉了。

就这样,我在合肥与芜湖之间往返了五年,漫长而艰辛。一边是家人,一边是学校,一个隔着长江的两座城市,就这样由船和火车间接地联系起来。

直到芜湖长江大桥建成之前,连接芜湖和合肥的道路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芜湖的一家省直属研究所上班,隔三差五地去合肥是常事,只是绿皮火车换成了绿色吉普车,不再与拥挤而慌张的乘客争着上船了。虽然还是要乘轮渡过江,但二坝去合肥的公路状况在逐年改善,一般只需三个小时就能到合肥。如果在二坝拥挤的轮渡口等待上船,那回芜湖的时间就不可预料了。我曾在轮渡口等待最长的时间差不多是三个小时,那焦急而无奈的心情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

我在繁昌县工作了很多年,往返于繁昌和芜湖之间基本上是乘坐火车,偶尔也坐长途客车沿着公路来回。我已经无法记住往返的次数,似乎也没有多少细节可以回忆,只记得车站的模样很简陋。芜湖这端是康复路车站。我估计,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康复路的火车站,它的旧址在二中老校区往东大约三百米的地方,离如今已经荡然无存的泗水园很近,1路公交车沿东西向穿过铁路。据说,这是中国唯一以路名冠名的火车站,每天停靠繁昌县的客车只有一两班。而长途客车每天上午、下午各一班,车况、路况之差,是现在人不能想象的,这样短的路程,竟然要颠簸两三个小时。

芜湖长江大桥建成了,长江不再是南北旅行的瓶颈,天堑变通途。如今,从芜湖辐射东南西北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车旅之畅、行程之便,与从前不能同日而语。旅行途中不再心焦、困顿,不再未行而先怯步。我从芜湖到西安,行程千余公里,加上在南京转车,也就用了不足六个小时。到南京乘坐动车只需半个小时,到合肥乘坐汽车只需两个小时,而去繁昌县不超过一个小时就能到……如果早上去繁昌县办事,几乎可以回到芜湖吃中饭。芜湖到周边城市车旅之行的巨变,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可以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芜湖市内的公共线路只有三四条,并且车辆少、车次稀、乘客多,等车不如走路。那时常听到一句话:“等车?还不如我这11路来得快!”11,是形象地指两条腿。如今,芜湖的公交线路已经增加到近百条,公交车辆的总数估计也有千辆之余。我在人民路、新市口、鸠江饭店的站点实地观察过,各路公交车川流不息,车次也多,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公交车把市区、市郊、区、县连接贯通,覆盖了芜湖的边边角角。我到过很多和芜湖一样的地级市,没有哪一座城市的市内公共交通能达到像芜湖这样方便、快捷。感谢改革开放四十年给芜湖市民带来的巨大惠利。

芜湖正在建造轻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乘轻轨出行,会更加方便、快捷,芜湖在步入现代化都市的路上又将前进一大步。

闲坐在幽静的镜湖边、徜徉在苍翠的赭山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带来的巨大成果。改革开放四十年,逐渐发展的公共交通彰显了芜湖这座城市的活力和魅力,交通的便捷和舒适提高了芜湖这座城市的品质和品味,吸引了更多的外乡人、甚至是外国人涌入这座已经踏入现代化大门的城市,给芜湖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注入新的生机、新的力量。芜湖将以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伫立于长江之滨。

□谷树

新闻推荐

举安全之盾 防事故之患 芜湖市2018年“安康杯”竞赛活动工作综述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最根本、最深刻的内涵,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为中心,维护职工的...

繁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繁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