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升学礼 传播新风尚

安徽日报 2018-08-31 10:59 大字

■ 本报记者 沈宫石

“感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让我茁壮成长!感恩我的亲友,因为他们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带我品尝知识的琼浆,教我放飞青春的梦想……”

8月27日傍晚,繁昌县峨山镇童坝村村头广场热闹非凡,该村今年考取大学的9位学子,一起深情朗诵他们自创的作品《感恩的心》,集体向辛勤培育他们的老师献花,并现场展示各自的才艺,向父母、亲友、老师表达感恩之情。台下的乡亲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童坝村以一场晚会的形式举办集体升学礼,以此倡导移风易俗、告别“谢师宴”和“升学宴”。

“以前孩子考上大学,家长都要办上几桌,亲朋好友还要准备红包参加‘升学宴\’。 ”村民俞红莲的儿子张衡,今年从繁昌一中毕业后考入长春工程学院。她告诉记者,今年家里没有举办这个宴那个宴,而是选择参加村委会举办的集体升学礼。

俞红莲表示,办升学宴不仅铺张浪费,还增加了亲朋的负担;与勤俭节约的美德相悖,也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她作为家长代表在晚会上发出倡议,不办谢师宴,以健康、文明、节俭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不办升学宴,倡议学生之间、亲友之间以电话、微信等方式相互祝贺,自觉抵制铺张浪费之风。

繁昌一中副校长、语文老师徐东涛和记者聊天时说,每年高考成绩揭晓后,不少家长举办升学宴、谢师宴,邀请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参加。老师们有时也感到很为难:不参加吧,会让学生及家长“脸上无光”;但如果参加了,既疲于奔命,也会对不良风气起到助推作用。特别是接受家庭条件一般学生的宴请,老师往往心里很愧疚。参加此次童坝村的集体升学礼后,徐东涛老师感到耳目一新,觉得值得大力提倡。学生们也能够把感恩之情和未来肩负的责任,更好地说出来。

据童坝村书记、村主任马如冰介绍,该村共有村民1100多户。每年村里的孩子考上大学后,因家长们盲目攀比和跟风,使宴请之风盛行,增加了相关家庭和亲戚朋友的经济负担。今年村里举办集体升学礼,就是要摒弃传统陋习,让乡亲们不比“面子”比“里子”、比谁家更时尚,传播文明新风尚。

新闻推荐

专家学者研讨“渡江战役第一船”

本报讯(记者沈宫石)2019年是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8月25日至26日,繁昌县举办“渡江战役第一船”学术研讨会,充分挖掘“渡江战...

繁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繁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